百词典

《栖贤三峡桥次南康守晏德基韵》

时间: 2025-04-30 06:52:05

诗句

古寺深藏紫翠间,清风夹道凛苍官。

千寻秋色岩峦净,十里雷声涧谷寒。

此去洗心应少累,从来蓄眼未经看。

使君健笔题佳句,一首新诗倒醉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52:05

原文展示:

古寺深藏紫翠间,
清风夹道凛苍官。
千寻秋色岩峦净,
十里雷声涧谷寒。
此去洗心应少累,
从来蓄眼未经看。
使君健笔题佳句,
一首新诗倒醉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的寺庙,静静地藏在青翠的山林之间,清风吹拂,令人感到庄重。秋天的景色清晰可见,山峦显得格外干净,远处传来的雷声在涧谷间回响,增添了几分寒意。前往这里可以洗净心灵,少些烦恼,因为我始终未曾真正看过这个地方。使君用他那健笔题写的佳句,让我在这首新诗中陶醉不已。

注释:

  • 紫翠:形容山林的青翠色彩。
  • 苍官:指高大的山峰,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
  • 千寻:形容高度,千寻即极高的山。
  • 十里雷声:形容雷声远播,回荡在十里之外。
  • 洗心:指洗净心灵,指向一种心境的净化。
  • 蓄眼:指积累视野、经验。
  • 健笔:形容写作能力强。
  • 佳句:指好的诗句。
  • 醉澜:形容陶醉于诗的意境,如同在波涛中沉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望,宋代诗人,字子望,号岚山,生于北宋时期,盛于南宋。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风光,尤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颇具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之望游历三峡之际,表达了他在古寺中与自然相融的心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王之望的《栖贤三峡桥次南康守晏德基韵》是一首富有浓厚自然气息的诗作。诗中开头一句“古寺深藏紫翠间”,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古寺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之美的向往。接下来的“清风夹道凛苍官”,则是通过“清风”和“苍官”两个意象,传达出了一种清新而又庄重的氛围,仿佛置身于幽静的山林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千寻秋色岩峦净,十里雷声涧谷寒”,这一联用秋色与雷声的对比,表现出自然的冷峻与宁静。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似乎在提醒读者,尽管自然景色美丽,内心的宁静更为重要。“此去洗心应少累,从来蓄眼未经看”,诗人表达了在此地寻求内心平和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世界的探索和对真理的追求。

最后两句“使君健笔题佳句,一首新诗倒醉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作品的赞叹,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与投入。这一结尾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高潮,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寺深藏紫翠间:古老的寺庙隐秘于青翠的山林中,传达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清风夹道凛苍官:清风伴随着人行走,显得庄重而苍凉。
  3. 千寻秋色岩峦净:描绘了秋天的山峦清晰可见,给人一种纯净的感觉。
  4. 十里雷声涧谷寒:远处的雷声在涧谷间回响,增添了几分寒意。
  5. 此去洗心应少累:前往此地可以洗净心灵,少些烦恼。
  6. 从来蓄眼未经看:表示自己在此之前未曾真正看过这个地方。
  7. 使君健笔题佳句:赞美朋友的诗才。
  8. 一首新诗倒醉澜:沉醉于这首新作之中,情感丰富。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洗心”等词语,生动形象地传达心灵的净化。
  • 对仗:如“千寻秋色”和“十里雷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古寺、清风、秋色等意象交织,营造了一个自然与内心平和的境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超然脱俗的心境,同时也表现了对友人诗才的欣赏。

意象分析:

  • 古寺:象征着宁静与内心的修行之所。
  • 紫翠:代表自然的生机与美丽,增添诗的色彩感。
  • 秋色:象征着成熟与宁静,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 雷声:体现了自然的力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激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古寺深藏紫翠间”描绘的是( ) A. 一座繁华的城市
    B. 一座宁静的古寺
    C. 一片辽阔的草原
    D. 一条湍急的河流

  2. 诗中的“千寻秋色”主要表达了( ) A. 秋天的温暖
    B. 秋天的清冷与宁静
    C. 秋天的繁华
    D. 秋天的悲伤

  3. 诗中的“使君健笔题佳句”可以理解为( ) A. 赞美友人的诗才
    B. 责备友人的诗作
    C. 对友人不满
    D. 质疑友人的能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之望与李白的作品都强调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感受,但王之望更注重于宁静的气氛,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现豪放与激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王之望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赠丁玲 临江仙(辛未离杭至润,别张弼秉道) 临江仙(簪花屡堕戏作) 临江仙·夜泊瓜洲 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 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 临江仙·忆旧 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临江仙·大风雨过马当山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秋迁 克字旁的字 经由 行行出状元 儿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硕宿 用字旁的字 厘定 嬉皮笑脸 静观默察 黑咕隆咚 羞惭满面 包含绩的词语有哪些 窘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