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5:42
送圆仁三藏归本国
家山临晚日,海路信归桡。
树灭浑无岸,风生只有潮。
岁穷程未尽,天末国仍遥。
已入闽王梦,香花境外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圆仁三藏归国的情景。家乡在夕阳下显得格外亲切,海路上船只信号传递着归来的消息。眼前的树影已消逝,似乎再也看不见岸边,只有潮水随着风的吹动而起伏。岁月已尽,行程却尚未结束,天边的故国依然遥远。已进入了闽王的梦境,香花的境外在邀请着他。
这首诗虽然不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闽王梦”可能暗指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对故国的思念。闽地在古代以其独特的文化和风景闻名,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作者介绍:栖白,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与自然、人生感悟相关,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圆仁三藏归国之际,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与送别之情。同时,诗中渗透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憧憬,反映了当时唐代文化交流的繁荣。
《送圆仁三藏归本国》是一首抒情的送别诗,诗人在夕阳下的家乡,感受到归来的喜悦与离别的惆怅。开篇描绘了家山在晚日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暖,暗示着诗人与故乡之间深厚的情感。随后,诗人转向海路,描写了船只归来的情景,表现出对友人归国的期待。
接着,“树灭浑无岸,风生只有潮”一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孤寂与无边,表达了诗人对远行者的思念之情。随着“岁穷程未尽,天末国仍遥”,诗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与旅途的遥远,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渴望。
结尾的“已入闽王梦,香花境外邀”则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暗示着圆仁三藏将会在异乡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境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唐代诗人对友人深情厚谊的送别场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故乡的思念,折射出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诗词测试:
诗中的“家山临晚日”指的是:
A. 家乡的山在夕阳下
B. 家乡的山在晨光中
C. 家乡的山在夜色中
“岁穷程未尽”表达的是:
A. 时间已到,旅途结束
B. 时间接近尾声,但旅途未完
C. 时间和旅途都很遥远
“已入闽王梦”中的“梦”可以理解为:
A. 实际的梦境
B. 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C. 对现实的逃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