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边思》

时间: 2025-05-02 20:46:22

诗句

西北黄云暮,声声画角愁。

阴山一夜雨,白草四郊秋。

乱雁鸣寒渡,飞沙入废楼。

何时番色尽,此地见芳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6:22

原文展示:

西北黄云暮,声声画角愁。
阴山一夜雨,白草四郊秋。
乱雁鸣寒渡,飞沙入废楼。
何时番色尽,此地见芳洲。

白话文翻译:

在西北的黄昏,黄云弥漫,悠扬的角声令人愁苦。
阴山上夜里下了一场雨,四周的白草显示出秋天的气息。
杂乱的雁群在寒冷的渡口鸣叫,飞扬的沙尘飘入了废弃的楼阁。
不知何时才能见到这里的春色,芳草萋萋的洲地。

注释:

  • 黄云:指西北方的黄昏时分的云彩,暗示天气阴沉。
  • 画角:指乐器中的一种,常用于军事或边塞,声声入耳,令人感到愁绪。
  • 阴山:指阴山山脉,位于中国北方,古时常作为边塞的象征。
  • 白草:指秋天枯萎的草,象征着萧条的季节。
  • 乱雁:指雁群在空中飞翔,声声哀鸣,增添了寒意。
  • 飞沙:沙尘飞扬,表现出荒凉的气氛。
  • 芳洲:指春天时草木繁盛的洲地,寓意希望与生机。

典故解析:

  • 阴山:在古代诗词中,阴山常常象征着边疆,代表着思念与孤独的情怀。
  • 画角:古时用于军中,象征着战事和离别,带有浓厚的边塞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栖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边塞情景和抒发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意象生动。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盛唐时期,正值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背景下,诗人可能身处边疆,感受到战争、孤寂的情绪。

诗歌鉴赏:

《边思》通过描绘西北边塞的黄昏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惆怅。诗的开头“西北黄云暮”就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给人以压迫感。接下来的“声声画角愁”则将这种情感深化,画角声如同愁苦的低语,令人心生惆怅。阴山的雨水是秋季的象征,四郊的白草更是营造出一种苍凉的季节感。

“乱雁鸣寒渡”,在寒冷的渡口,雁群的哀鸣与秋天的气息交织在一起,诗人借此描绘了一幅荒凉的边塞画面,突显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最后的“何时番色尽,此地见芳洲”则是对未来的渴望与期盼,期盼着春天的到来,故乡的繁荣再现,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无尽怀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西北的黄昏,给人一种忧愁的感觉。
    • 第二联通过阴山的雨与白草的秋,强化了孤寂的氛围。
    • 第三联中的雁鸣与飞沙相结合,描绘了边塞的荒凉与冷清。
    • 第四联则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西北黄云暮”与“阴山一夜雨”,形成对称美。
    • 比喻:通过黄云、白草等意象,传达出边塞的悲凉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乡与孤独展开,表达了对故乡春色的渴望和对边塞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黄云:象征阴郁的情绪与孤独。
  • 画角:代表战争与离别的哀愁。
  • 白草:秋天的象征,暗示生命的凋零。
  • 乱雁:象征孤独与思念。
  • 芳洲: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画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平静

  2. “白草”在诗中象征着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3. 诗人对“芳洲”的期待反映了他怎样的情感? A. 对战争的期待
    B. 对故乡的思念与希望
    C. 对孤独的接受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燕歌行》

诗词对比

  • 王之涣与栖白的边塞诗,前者着重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后者则更侧重内心的孤独与思乡情怀。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气势磅礴,后者细腻深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渔家傲·幽鹭慢来窥品格 石榴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拂霓裳 和三兄除夜 丙寅中秋咏月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浣溪沙 次韵谢借观五老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取信于民 杂乱 宝盖头的字 欠字旁的字 但是 病字头的字 燕语莺呼 包含髡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羲的词语有哪些 改过迁善 龍字旁的字 暴灭 犬戎 包含戾的词语有哪些 火树银花 丰功懿德 绞丝旁的字 浑然自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