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王都官官满还都》

时间: 2025-04-22 02:37:30

诗句

粹美清庙器,可嗟沉下僚。

优游仲举坐,洋溢海沂谣。

奏课应居首,知音况满朝。

从今黄鹄兴,眼冷看青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2:37:30

原文展示:

送王都官官满还都
司马光

粹美清庙器,可嗟沉下僚。
优游仲举坐,洋溢海沂谣。
奏课应居首,知音况满朝。
从今黄鹄兴,眼冷看青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都官官满归来的祝贺和期待。诗中提到的“清庙器”象征着清白高尚的品德,而“沉下僚”则暗指那些腐败的官员,令人感叹。接着提到仲举(指汉代的司马相如)静坐,似乎在享受着来自海沂的美妙歌谣。诗人认为,奏课的事情他应该是最擅长的,而在朝中有知音的人更是屈指可数。从今往后,就像黄鹄振翅高飞,眼光冷漠地望着蓝天,寓意着诗人将超然物外,不再受世俗的纷扰。


注释:

字词注释:

  • 粹美:纯美、极致的美好。
  • 清庙器:指清白高尚的器物,引申为品德。
  • 沉下僚:指贪污腐败的下级官员。
  • 优游:悠然自得,形容心态从容。
  • 仲举:指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代表文人的风采。
  • 洋溢:满溢,形容情感或气氛的充盈。
  • 奏课:向朝廷上奏的课文,指政务。
  • 知音:志同道合的人。
  • 黄鹄:指一种鸟,象征高飞和自由。

典故解析:

  • 仲举:司马相如以其才华和文学成就著称,诗中提到他,意在借用其高雅情操来衬托诗人的理想。
  • 黄鹄:在古代文人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理想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政治上主张保守,对当时的改革持反对态度。其诗作清新脱俗,常蕴含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都官官满归程之际,表达对其归来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在政治上对朝中风气的感慨,反映了他对清明政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出清白高尚与腐败下级之间的鲜明对立。“粹美清庙器”强调了纯正的品德,而“沉下僚”则揭示了当时官场的黑暗现象。这种对比不仅使诗歌的前半部分生动且引人深思,也为后半部分的情感转折做了铺垫。

诗中提到的“优游仲举坐”,让人联想到一位才子静坐于清幽之处,享受着美好的雅乐,表现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接着提到“奏课应居首”,诗人展现出对王都官官满才能的赞赏,认为他应当在朝中占据一席之地。而“知音况满朝”则暗示在朝中能理解和支持他的知音屈指可数,显得格外珍贵。

最后一句“从今黄鹄兴,眼冷看青霄”,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决心超脱世俗的纷扰,追求更高的理想与境界。黄鹄象征着理想的追求和自由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自我放逐的决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粹美清庙器:开篇以“粹美”引入,强调美好与清白的品德。
  2. 可嗟沉下僚:感叹那些腐败的官员,形成对比。
  3. 优游仲举坐:描绘一位身处雅致环境的文人形象,悠然自得。
  4. 洋溢海沂谣:表现出良好的艺术氛围,象征文化的兴盛。
  5. 奏课应居首:认可王都官官满的能力,强调其在政务中的重要性。
  6. 知音况满朝:虽有才华,但能理解其志向的人却少之又少。
  7. 从今黄鹄兴:表达诗人对未来的期待,象征向上的力量。
  8. 眼冷看青霄:表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追求更高的理想。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粹美清庙器”与“沉下僚”的对比,突显社会的黑暗与理想的高尚。
  • 比喻:将黄鹄比喻为理想与自由的象征,增添诗的意境。
  • 拟人:将“眼冷”与“看青霄”结合,赋予诗人一种超然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政治和清明官场的向往,诗人既对现实的腐败现象感到失望,也对未来的美好充满期待,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庙器:象征清白与正义,代表一种理想的品德。
  • 下僚:象征腐败与阴暗,指代那些不法之徒。
  • 黄鹄:象征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代表一种高尚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仲举”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诸葛亮
    B. 司马相如
    C. 李白
    D. 杜甫

  2. 诗中“黄鹄”象征什么? A. 腐败
    B. 理想与自由
    C. 财富
    D. 权力

  3. 诗中“知音况满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友人的感激
    B. 对政治的失望
    C. 对孤独的叹息
    D. 对清白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对比司马光的《送王都官官满还都》和王维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前者侧重于政治与理想的追求,后者则注重自然的美与个人的情感。两者都展现了诗人的思想深度与情感丰富,但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嫦娥 午日观竞渡 温泉僧房 醉后寄山中友人 哭刘夫子 登古城 别齐太守 长安游 公子行 送宫人入道归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意乱如麻 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厚礼卑辞 包字头的字 击奸 彼唱此和 枪伤 皮字旁的字 意到笔随 少小无猜 佋穆 星相家 业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半截儿 包含兴的词语有哪些 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