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2:3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2:37:30
送王都官官满还都
司马光
粹美清庙器,可嗟沉下僚。
优游仲举坐,洋溢海沂谣。
奏课应居首,知音况满朝。
从今黄鹄兴,眼冷看青霄。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都官官满归来的祝贺和期待。诗中提到的“清庙器”象征着清白高尚的品德,而“沉下僚”则暗指那些腐败的官员,令人感叹。接着提到仲举(指汉代的司马相如)静坐,似乎在享受着来自海沂的美妙歌谣。诗人认为,奏课的事情他应该是最擅长的,而在朝中有知音的人更是屈指可数。从今往后,就像黄鹄振翅高飞,眼光冷漠地望着蓝天,寓意着诗人将超然物外,不再受世俗的纷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政治上主张保守,对当时的改革持反对态度。其诗作清新脱俗,常蕴含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都官官满归程之际,表达对其归来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在政治上对朝中风气的感慨,反映了他对清明政治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出清白高尚与腐败下级之间的鲜明对立。“粹美清庙器”强调了纯正的品德,而“沉下僚”则揭示了当时官场的黑暗现象。这种对比不仅使诗歌的前半部分生动且引人深思,也为后半部分的情感转折做了铺垫。
诗中提到的“优游仲举坐”,让人联想到一位才子静坐于清幽之处,享受着美好的雅乐,表现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接着提到“奏课应居首”,诗人展现出对王都官官满才能的赞赏,认为他应当在朝中占据一席之地。而“知音况满朝”则暗示在朝中能理解和支持他的知音屈指可数,显得格外珍贵。
最后一句“从今黄鹄兴,眼冷看青霄”,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决心超脱世俗的纷扰,追求更高的理想与境界。黄鹄象征着理想的追求和自由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自我放逐的决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政治和清明官场的向往,诗人既对现实的腐败现象感到失望,也对未来的美好充满期待,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仲举”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诸葛亮
B. 司马相如
C. 李白
D. 杜甫
诗中“黄鹄”象征什么?
A. 腐败
B. 理想与自由
C. 财富
D. 权力
诗中“知音况满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友人的感激
B. 对政治的失望
C. 对孤独的叹息
D. 对清白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