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不寐》

时间: 2025-08-02 14:04:30

诗句

四远寂然群动收,只余严鼓度坊楼。

无由更续三更梦,何处飞来一点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14:04:30

诗词名称: 不寐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四远寂然群动收,只余严鼓度坊楼。
无由更续三更梦,何处飞来一点愁。

白话文翻译:

在四周寂静的夜晚,万物都沉寂下来,只有楼上鼓声回荡。
再也无法继续梦中的美好,唯有一丝忧愁不知何处而来。

注释:

  • 四远:指四周的远方。
  • 寂然:寂静的样子。
  • 群动收:众多的动静都停止了。
  • 严鼓:指的是严肃或庄重的鼓声。
  • 坊楼:指的是城市中的楼房。
  • 三更梦:夜深时的梦境。
  • :忧愁。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夜晚静谧与内心孤独的写照,反映了作者在深夜所思所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及诗人。他是《资治通鉴》的主编,对历史有深入的研究。司马光提倡儒家思想,主张政治清明,重视民生。

创作背景:

《不寐》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之际,作者常常在夜深人静时思考国事,感受到忧国忧民的情绪。

诗歌鉴赏:

《不寐》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内心的忧愁。首句通过描绘四周的寂静,设置出一种深夜的氛围,暗示了作者的孤独。接下来的“只余严鼓度坊楼”则通过鼓声的描写,强调了夜的庄重与孤独的对比。鼓声不仅是音响的表现,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似乎在诉说着作者心中的忧虑和思虑。最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梦境的破碎与忧愁的来临,让人感受到一丝无奈与伤感。整首诗运用了简洁的意象,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考与细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远寂然群动收:四周安静下来,万物都已沉寂,展现了夜晚的宁静。
  • 只余严鼓度坊楼:只剩下楼上的鼓声在回荡,暗示着一种庄重与孤独的氛围。
  • 无由更续三更梦:无法继续在梦中遨游,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失落。
  • 何处飞来一点愁:忧愁不知从何而来,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挣扎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四远、鼓声、梦与愁,构成了一种对比,反映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夜晚的静谧与孤独,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与忧愁,反映了对美好梦境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夜晚:象征着宁静与孤独。
  • 鼓声:代表着内心的思索与忧虑。
  • :象征着美好的愿望与希望。
  • :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严鼓”主要指什么? A. 凉爽的夜风
    B. 庄重的鼓声
    C. 迷人的梦境
    D. 远方的忧愁

  2. 诗中“无由更续三更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失落
    C. 希望
    D. 安宁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表达孤独与忧愁
    C. 描绘爱情
    D. 追求自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夜晚的孤独与思念。
  • 李白的《静夜思》:描绘了夜晚的思乡与情感。

诗词对比:

  • 司马光的《不寐》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在夜晚表达了思念与忧愁,但李白更侧重于乡愁,而司马光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全宋诗》
  • 《资治通鉴》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张云南遗马金囊 驾归自阅群望于衢恭赋 小集滴水厓朝阳观 许口北遗以绫帛绵三物题曰袍具作诗谢之 十六日霁与张长治伯仲集城隅次长治韵 中秋雨集金氏园亭次陈思立 赠秦仲虚 迎春值雪 过陈守经留饭海棠树下赋得夜雨剪春韭 新秋避暑豁然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挑挑剔剔 危絶 刀字旁的字 一夫可守 吾生 包含斤的词语有哪些 凵字底的字 包含星的成语 无所顾忌 野居 无下 三点水的字 井然有序 鼎字旁的字 包含繻的词语有哪些 目字旁的字 夕秀 没而不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