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闻蝉感怀》

时间: 2025-05-04 10:59:48

诗句

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

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9:48

原文展示:

《闻蝉感怀》
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
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

白话文翻译:

新蝉突然在最高的树枝上鸣叫,我不知不觉地站着听了很久。恰在此时,朋友来告别,我的心情因此分作两种悲伤。

注释:

  • 新蝉:刚刚孵化出来的蝉,象征着青春和生命的开始。
  • 忽发:突然发出声音。
  • 最高枝:树木的最高处,形象地描绘了蝉鸣的地方。
  • 立听:静静地站着听。
  • 一心分作两般悲:心情因离别而变得复杂,一方面是对蝉鸣的喜悦,另一方面是对朋友告别的伤感。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没有直接的历史典故,但蝉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清幽、高洁的品质,常与离别、思念等情感相联系。蝉鸣在中国文化中也被视为孤独的象征,往往引发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779年-843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诗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闻蝉感怀》创作于贾岛晚年,正值其与友人分别之际,蝉鸣为他引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思,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伤感。

诗歌鉴赏:

《闻蝉感怀》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复杂的情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日画面:新蝉在高枝上鸣叫,声音清晰而悠扬。这个场景引发了诗人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尤其是蝉的鸣叫,既是生命的欢愉,也是孤独的象征。接下来的两句则转折为离别的情景,朋友的到来打断了诗人的沉思,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更深的悲伤。这种“一心分作两般悲”的情感,体现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面临的矛盾:既有对美好事物的享受,又有对友情、离别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深远,展现了贾岛高超的艺术才华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新蝉忽发最高枝:新蝉在树枝上突然鸣叫,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2. 不觉立听无限时:诗人陶醉其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传达出对自然的沉迷。
  3. 正遇友人来告别:朋友来访,正是离别的时刻,打破了宁静的氛围。
  4. 一心分作两般悲:心中产生两种悲伤,一是对蝉鸣的陶醉,二是对朋友离去的惜别。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蝉鸣赋予人类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上下句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蝉象征青春与生命的短暂,朋友的告别象征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诗中通过蝉鸣与离别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和友情的珍惜与感伤,体现出人生的复杂性与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新蝉:象征着新生、希望与青春。
  2. 高枝: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度。
  3. 告别:象征着离愁与无奈,人生的必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新蝉发声的地方是?
    A. 低处
    B. 中等枝干
    C. 最高枝
    D. 地面

  2. 诗中提到的情感有哪两种?
    A. 喜悦与愤怒
    B. 悲伤与欢愉
    C. 忧伤与快乐
    D. 喜悦与离别

  3. 贾岛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A. 繁复华丽
    B. 清新自然
    C. 直白简洁
    D. 深奥难懂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涉及孤独与离别,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静夜思》:通过月亮引发思乡之情,与《闻蝉感怀》的离别情感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次韵遂宁府宴贡士即席赋二首 次韵苏和父自郫见寄 水龙吟·阑风长雨连霄 再用韵 题潼川倅厅先得月楼 武康主簿吴 和靖州判官陈子从山水图十韵 载酒寻梅 将至古渝虞宪以三绝同端午节见寄用韵为谢 次韵李参政秋怀十绝 袁侍郎挽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字旁的字 闲见层出 磊浪不羁 节结尾的成语 包含书的词语有哪些 鳥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包含各的成语 料结尾的成语 花脚猫 攴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过人 余兴 德言工貌 惊世骇俗 匝嘴 醇精 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被褐怀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