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8:02
白龙洞
作者: 邹浩 〔宋代〕
洞门寂寂昼常阴,
谁识行天济物心。
金翅影沉超永劫,
玉毫光现契圆音。
滂沱普润三千界,
叆叇浓兴一万寻。
天子六龙方在御,
不应头角閟幽深。
洞口静谧,白昼总是阴暗,
谁能理解那行天济世的心意?
金翅的影子沉沉地飞越永恒,
玉毫的光辉照耀着契合的圆音。
滂沱的雨水普遍滋润三千大千世界,
浓厚的兴致一万寻之高。
天子驾驭着六龙在御前,
不应该将头角埋没在幽深之处。
邹浩,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和哲理思考,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哲理性。
《白龙洞》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邹浩的道教思想有关,反映了他对自然及宇宙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天地万物的关怀。
《白龙洞》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古诗,通过描绘洞口的阴暗、自然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开头的“洞门寂寂昼常阴”,营造了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进入一个与世隔绝、充满灵性和智慧的空间。接下来的“谁识行天济物心”则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似乎在问:在这安静的洞中,有多少人能理解那种为了天地万物而奉献的心情?
“金翅影沉超永劫,玉毫光现契圆音”描绘了自然中的神秘力量,金翅似乎是某种神鸟,其影子沉重而悠远,象征着超越时间的存在。玉毫的光芒则象征着智慧和真理的显现,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天地万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最后几句“滂沱普润三千界,叆叇浓兴一万寻”则进一步扩展了诗歌的意象,表现了自然的广阔和生命的繁荣。诗人通过“天子六龙方在御”,暗示权力与责任并存,不应将自己的才能埋没在幽深之处。这不仅是对个人的鞭策,也反映了对社会的关注。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情感深邃而丰富,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思想境界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生命和人类责任的深刻思考,强调了个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白龙洞》的作者是谁?
“金翅影沉”中的金翅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六龙”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