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9:58
去年白玉花,结子深林间。
小憩藉清影,低颦啄微酸。
故人不复见,春事今已阑。
绕树寻履迹,空余土花班。
去年盛开的白玉梅花,已经结出了果实,生长在深林之中。
我在梅花树下稍作休息,享受着清幽的影子,微微皱眉啄食着那略带酸味的果实。
昔日的朋友不再相见,如今春天的景色也已接近尾声。
我绕着树寻找着过去的足迹,却只留下土壤上斑驳的花影。
诗中提到的梅花既是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象征着高洁与坚韧。梅花在寒冬中盛开,常被视为坚韧不拔的象征。在古今诗词中,梅花常常与孤独、思念、离别等情感相连。
崔鶠(约1045—1115),字子俊,号天池,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他的诗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写于梅花盛开的时节,诗人在梅树下小憩,回忆往昔、感慨春日的流逝。诗中反映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出浓厚的感伤情绪。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友谊与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以梅花为象征,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逝去岁月的惆怅。首句提到的“去年白玉花”不仅是对梅花的描写,更是引发了诗人对往年美好时光的回忆。而“故人不复见”则直接表达了失去朋友的伤感,反映了时间带来的变化与无常。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在描绘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形成了对比与呼应。最后一句“空余土花班”更是神韵悠长,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体现了孤独与惆怅的情感基调。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下列哪一项最能代表诗中的孤独感?
A. 春天的美好
B. 梅花的结子
C. 故人不复见
“低颦啄微酸”中的“低颦”是指:
A. 高兴
B. 皱眉
C. 微笑
诗人通过梅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逝去友谊的惋惜
C. 对自然的热爱
与崔鶠的《会节园梅花下作》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苏轼的《东坡居士诗》则在自然描写中融入了更为丰富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