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立春后作》

时间: 2025-08-06 14:31:11

诗句

春不遗穷僻,天如念寂寥。

鸟鸣知节换,池溜觉冰消。

冷饼供新荠,轻裘换故貂。

丰年无疾苦,邻曲递相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14:31:11

原文展示

立春后作
春不遗穷僻,天如念寂寥。
鸟鸣知节换,池溜觉冰消。
冷饼供新荠,轻裘换故貂。
丰年无疾苦,邻曲递相招。

白话文翻译

春天不会忽视那些贫困和偏僻的地方,天空似乎也在思念着那些孤寂的时光。鸟儿的鸣叫预示着季节的更替,池塘的水流让人感觉到冰雪的融化。冷饼用来招待新鲜的荠菜,轻薄的皮裘换下了旧的貂皮大衣。丰收的年头没有疾苦,邻里之间相互邀请,共度美好时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遗:不忽视。
  • 穷僻:贫困和偏远的地方。
  • 节换:季节更替。
  • 池溜:池塘的水流。
  • 冷饼:指用冷食招待宾客。
  • 新荠:新鲜的荠菜。
  • 轻裘:轻便的皮衣。
  • 故貂:旧的貂皮衣。
  • 丰年:丰收的年份。
  • 邻曲:邻居之间的邀请。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提到的“丰年无疾苦”反映了古代农耕社会对丰收的期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史学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内容丰富,常以个人感受和社会现象为题材,被誉为“诗中有画”。

创作背景: 《立春后作》创作于春季,时值立春,表达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在那个时代,农耕生活占据了人们的日常,春天意味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诗歌鉴赏

陆游的《立春后作》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首句“春不遗穷僻”,即表达了春天的普遍性,无论是繁华还是偏僻的地方,春天都会带来生机。这里的“穷僻”不仅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也传达了诗人对社会底层的关怀。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鸟鸣和池水的变化仿佛在告诉人们季节的转变,自然界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在唤醒人们的感知。诗中的“冷饼供新荠”则表现了人们在这个季节里对新鲜事物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情,冷饼的质朴与新荠菜的清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一种简单而温暖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丰年无疾苦,邻曲递相招”展现了诗人对丰收年景的期待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画面,温暖而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整体上,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是对人们生活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不遗穷僻:春天的到来不会忽视任何地方,即使是偏僻的乡村,春天的气息同样会滋润每一个角落。
  2. 天如念寂寥:天似乎也在思念那些孤独和寂寞的时光,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
  3. 鸟鸣知节换:鸟儿的鸣叫是季节更替的信号,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4. 池溜觉冰消:池塘的水流动声让人感受到冰雪的融化,春天的气息愈发浓厚。
  5. 冷饼供新荠:用冷饼招待新鲜的荠菜,表现出一种质朴的生活方式。
  6. 轻裘换故貂:轻薄的皮衣替代了旧的貂皮,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新的开始。
  7. 丰年无疾苦:丰收的年份没有痛苦,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 邻曲递相招:邻里之间互相邀请,表现出和谐美好的社会关系。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天如念寂寥”,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
  • 对仗:如“冷饼供新荠,轻裘换故貂”,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春天带来的希望与生机,同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春天的到来不仅是自然界的复苏,也是人们心灵的振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机、希望和新的开始。
  • 鸟鸣:代表着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活力。
  • 池溜:象征着自然的流动与变化,暗示春天的到来。
  • 冷饼与新荠:代表着简单而质朴的生活。
  • 丰年: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不遗穷僻”中的“穷僻”指的是: A. 富裕的地方
    B. 贫困和偏僻的地方
    C. 热闹的城市
    D. 乡村田野

  2. 本诗主要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
    B. 秋
    C. 春
    D. 冬

  3. 诗中提到的“邻曲递相招”表达了什么样的社会关系? A. 冷漠
    B. 和谐
    C. 紧张
    D. 竞争

答案: 1-B;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写春天的诗,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诗人的忧国情怀。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描写草的生长变化,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对比: 陆游的《立春后作》与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陆游更注重于平民生活和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透过宴会场景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欢聚。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温暖而朴实,后者则豪放而奔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集》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颂古三十八首 颂古三十八首 颂古三十八首 颂古三十八首 颂古三十八首 颂古三十八首 颂古三十八首 颂古三十八首 颂古三十八首 飞来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田字旁的字 舒徐 包含蔑的词语有哪些 石字旁的字 鸿篇巨帙 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玉骨冰肌 包含狸的成语 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表醓 猿悲鹤怨 演漾 至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先业 四点底的字 受夹板罪 黄麻紫泥 一望而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