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陆公祠十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7 06:57:44

诗句

危楼矗霄汉,搔首旷无边。

倚柱心犹惴,凭栏势欲颠。

俯看云匝地,仰视水连天。

不见纯阳子,临风独怆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7:44

原文展示:

危楼矗霄汉,搔首旷无边。
倚柱心犹惴,凭栏势欲颠。
俯看云匝地,仰视水连天。
不见纯阳子,临风独怆然。

白话文翻译:

这座高楼直插云霄,令人感到无尽的辽阔。
我倚靠着柱子,心中依然忐忑不安;
靠在栏杆上,感觉快要跌下去一般。
俯视时,云层覆盖大地;仰望时,水面与天空相连。
但却不见纯阳子(指王阳明),在风中我独自感到伤感。

注释:

  • 危楼:高耸的楼阁。
  • 搔首:形容焦虑或思考的样子。
  • 旷无边:广阔无边。
  • 心犹惴:心中仍感到不安。
  • 凭栏:倚靠栏杆。
  • 势欲颠:形容失去重心,快要跌落的感觉。
  • 纯阳子:指道教思想家王阳明,代表着超然的境界和智慧。
  • 怆然:形容悲伤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虔安(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大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的结合,对人生哲理有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游陆公祠十首》是陈虔安在游览陆公祠时所作,这里是为了纪念道教思想家王阳明的地方。诗作中表达了游览者对天地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楼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自然景观的衬托下,诗人通过“危楼”的宏伟与“心犹惴”的忐忑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与无奈。诗中“俯看云匝地,仰视水连天”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种广袤的空间,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然而,诗人却在这无边的自然中感到孤独与失落,特别是“纯阳子”的缺失,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孤独感和对历史人物的向往。整首诗在极简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与历史中的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危楼矗霄汉:描绘了高楼的高度,象征着人类的追求。
  2. 搔首旷无边:表现了诗人因对未来的迷茫而感到不安。
  3. 倚柱心犹惴:即使身处高处,内心仍然惶恐不安。
  4. 凭栏势欲颠:情感的动荡,仿佛随时可能跌入深渊。
  5. 俯看云匝地:展现了环顾四周的景象,表现了自然的辽阔。
  6. 仰视水连天:水天一色,增添了诗歌的意境。
  7. 不见纯阳子:对于往昔贤人的追念,突显了孤独感。
  8. 临风独怆然:在风中感到悲伤,暗示内心的失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俯看云匝地,仰视水连天”,对称且和谐。
  • 比喻:将高楼比作人生的追求,表达对天地的崇敬与对自我的反思。
  • 拟人:通过“心犹惴”的表达,使情感更为鲜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孤独的心境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高楼: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代表着变化与无常。
  • :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悠远。
  • :隐喻着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纯阳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王羲之
    B. 王阳明
    C. 李白
    D. 杜甫

  2. 诗中“危楼”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人生的追求与理想
    C. 个人的孤独
    D. 历史的悠久

  3. 诗中“俯看云匝地,仰视水连天”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B. 王阳明
  2. B. 人生的追求与理想
  3. C. 对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夜泊牛津》 -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游陆公祠十首 其二》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索,但杜甫的语言更显沉重,而陈虔安则更加强调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阳明与儒家思想》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公子 春帖子词二十首·九夫人合五首 冬夕小斋联句寄梅圣俞 送公期得假归绛 嵩山十二首·三醉石 琵琶亭 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 其二 阮郎归 题张损之学士兰皋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而字旁的字 衣锦过乡 分碎 无私无畏 铜臭满身 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黵改 包含痴的成语 克字旁的字 幽蘅 哲民 两虎共斗 双人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金镳 决一死战 舌字旁的字 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