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蒋园杂咏》

时间: 2025-05-07 06:11:27

诗句

小池通野水,虚牖纳烟霞。

雨渍桐留叶,霜晴桂再花。

幽栖能远俗,久客渐如家。

闻说重阳近,东篱兴更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1:27

原文展示:

小池通野水,虚牖纳烟霞。
雨渍桐留叶,霜晴桂再花。
幽栖能远俗,久客渐如家。
闻说重阳近,东篱兴更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象。小池水流向野外,窗子开着可以接纳烟雾与霞光。雨水浸润了梧桐树,留下了叶子,而霜天晴朗时,桂花又再度绽放。隐居在此地,能远离世俗的纷扰,长时间居住在这里,渐渐就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听说重阳节快到了,东篱的兴致又更加浓厚。

注释:

  • 小池:指小水池,象征着安静和自然。
  • 虚牖:虚掩的窗户,表示开放的状态,可以接纳外界的风光。
  • 烟霞:指山间的雾气和朝霞,形容自然景色的变化。
  • 雨渍:雨水浸润。
  • :梧桐树,古人常用来象征高洁和优雅。
  • 霜晴:霜降后天气晴朗,桂花在此时盛开。
  • 幽栖:隐居在幽静的地方。
  •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常指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玉麟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为主题,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逃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感悟与生活体验。

创作背景:

《蒋园杂咏》创作于金玉麟隐居生活中,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安宁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象为基础,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小池通野水”将自然的宁静和流动感传达得淋漓尽致,展现出小池与外界的连接,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融入。接下来的“虚牖纳烟霞”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开放的态度,诗人在这里不仅是观赏者,更是自然的一部分。

“雨渍桐留叶,霜晴桂再花”两句描绘了四季轮回中的生机与美丽,表现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这种细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股温暖的生命力,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身边的每一份美好。

最后四句则引入了人文情怀,诗人感慨隐居生活的乐趣,觉得这里渐渐成为了自己的家。他提到重阳节的临近,暗示着传统节日的归属感和对生活的期盼,展现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生活感悟的结合,构建了一个理想中的隐居生活图景,令人向往,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池通野水:小池的水流向野外,象征着自由与流动。
  2. 虚牖纳烟霞:窗子打开,接纳自然的美景,表现出一种开放的心态。
  3. 雨渍桐留叶:雨水浸润了梧桐树,留下了湿润的叶子,表现了自然的滋养。
  4. 霜晴桂再花:霜降后天气晴朗,桂花再次开放,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5. 幽栖能远俗:隐居生活能够远离世俗的纷扰,体现出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6. 久客渐如家:长时间居住在这里,逐渐形成了对这片土地的归属感。
  7. 闻说重阳近:听说重阳节快来了,表达对传统节日的关注。
  8. 东篱兴更赊:东边的篱笆,兴致愈加浓厚,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池、烟霞等自然景物比作心灵的寄托,诠释隐居生活的理想。
  • 拟人:雨水、霜晴等自然现象被赋予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雨渍桐留叶,霜晴桂再花”,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逃避。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人生的另一种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小池:象征静谧的生活。
  2. 烟霞:代表自然的美好与变化。
  3. :象征高洁与优雅。
  4. 桂花:象征丰收与美好。
  5. 重阳:传统节日,象征团圆与长寿。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寄托着诗人的情感与理想,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小池”象征着什么? A. 大海
    B. 生命的流动
    C. 农田

  2. “幽栖能远俗”这句诗的意思是?
    A. 远离世俗的生活
    B. 享受城市的繁华
    C. 追求财富

  3. 重阳节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丰收
    B. 传统与归属
    C. 春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描绘隐逸生活的诗篇,展现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山居秋暝》:表现隐居山林的宁静气氛。

诗词对比:

  • 金玉麟与陶渊明的诗作均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但金玉麟的诗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绘,而陶渊明则更强调精神的超脱。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追求与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还丹口诀 挽钱心斋先生 陈山谒吴越五王分祠 秋夜 赠阳大明 落花 题指月庵 挽大年法师 老僧 宫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克字旁的字 分物 止字旁的字 得寸得尺 赢金一经 无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抱宝怀珍 金漆马桶 绷扒吊拷 淫慝 包含罂的词语有哪些 林惭谷愧 弋字旁的字 趔趄 指顾间事 凤开头的成语 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