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分司陈郎中只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

时间: 2025-05-04 07:46:02

诗句

蝉鸣官树引行车,言自成周赴玉除。

远取南朝贵公子,

重修东观帝王书。

常时载笔窥金匮,暇日登楼到石渠。

若问旧人刘子政,如今白首在南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6:02

原文展示:

送分司陈郎中只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
刘禹锡

蝉鸣官树引行车,
言自成周赴玉除。
远取南朝贵公子,
重修东观帝王书。
常时载笔窥金匮,
暇日登楼到石渠。
若问旧人刘子政,
如今白首在南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官员在蝉鸣中出行,前往朝廷,途中提到他将要重修历史典籍的事情。诗中提到他从南朝的贵族中获取资料,为重修东观的帝王历史而努力。诗人回忆起自己平日里在金匮书中研究,闲暇时登上高楼观望。若有人问起昔日的刘子政,如今已是白发苍苍,居住在南徐。

注释:

  • 蝉鸣官树:蝉鸣声引导着官车行驶,官树指的是官府的树木,意在营造出一种官场的氛围。
  • 成周:指的是周朝的都城,象征着朝廷的权力中心。
  • 玉除:指皇宫的殿宇,表示前往朝廷。
  • 南朝贵公子:指南朝的贵族,表明寻求名门望族的书籍资料。
  • 东观:东观是一个历史书籍的编纂处,意在重修历史。
  • 金匮:古代书籍,主要记录医药和历史。
  • 石渠:指的是高楼,寓意高远的志向和追求。
  • 刘子政:作者自称,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擅长诗歌和散文。其诗风清新,语言生动,常以社会现实为题材。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刘禹锡被贬至南方期间,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

诗歌鉴赏:

刘禹锡的《送分司陈郎中只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充分展现了他的才华与对历史的热爱。诗中以蝉鸣、官树开篇,生动地描绘了夏日的官场气息,展现了诗人出行的背景。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受命于朝廷,将重修东观帝王书,这不仅反映了他在官场的地位和使命,也表明了他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

在诗中,刘禹锡通过引用南朝贵公子的典故,表明重修工作的严谨和重要性,展现了他渊博的学识。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昔日的学习与闲暇,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的怀念。结尾一句“如今白首在南徐”,则浓缩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岁月的思索,令人倍感唏嘘。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的情感寄托,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重与对人生的思考,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蝉鸣官树引行车:蝉鸣声在官府的树木间响起,官车在其下行驶,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官场出行图。
  2. 言自成周赴玉除:表达了诗人前往朝廷的决心和使命感。
  3. 远取南朝贵公子:强调了诗人对于历史资料的重视,意在借助南朝的贵族文化为重修提供依据。
  4. 重修东观帝王书:表明了诗人的工作任务,显示出他对历史书籍重视的态度。
  5. 常时载笔窥金匮:透露出诗人平日的学习和研究,展现出他的学识与勤奋。
  6. 暇日登楼到石渠:表达了诗人闲暇时的高远志向,象征着对知识的渴望。
  7. 若问旧人刘子政:提及自己的名字,强调自己的身份,表现出对往昔的回忆。
  8. 如今白首在南徐: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已是白发苍苍,居住在南方。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蝉鸣官树”和“言自成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石渠”象征高楼,表达人生理想和追求。
  • 排比:多次使用的“常时”、“暇日”展示了作者的日常与追求。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着历史的重修与个人的生命感悟,表现了对历史文化的追求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蝉鸣:象征夏天的生命力与时光的流逝。
  2. 官树:代表官场的环境,体现了诗人的身份。
  3. 金匮:象征知识的宝库,表现了诗人对文化的重视。
  4. 石渠:象征理想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高远志向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朝贵公子”是指哪个朝代的贵族?

    • A. 唐朝
    • B. 宋朝
    • C. 南朝
    • D. 明朝
  2. 诗中“如今白首在南徐”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对历史的怀念
    • B. 对人生的无奈
    • C. 对官场的失望
    • D. 对友人的思念
  3. 诗中提到的“石渠”象征什么?

    • A. 官府
    • B. 知识的追求
    • C. 财富
    • D. 自然景观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1. 《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侧重于自然的变化。
  2. 《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与刘禹锡的历史追求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刘禹锡诗词集》

相关查询

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 次韵答裴仲谟 词笑令(十首并诗·①王昭君) 蔡氏哀词 次韵公辟会蓬莱阁 秋兴九首其九拟白乐天 次韵出省马上有怀蒋颖叔 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 和书观妙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下乔迁谷 声吞气忍 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龙举云属 瓦字旁的字 包含猿的成语 齊字旁的字 合匏 艮字旁的字 死孝 鼻字旁的字 伏处枥下 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麟瑞 正尸 竹字头的字 福橘 包含帅的词语有哪些 望风响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