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酬仆射牛相公晋国池上别后至甘棠馆忽梦同游…口号见寄》

时间: 2025-04-28 00:37:44

诗句

已嗟池上别魂惊,忽报梦中携手行。

此夜独归还乞梦,老人无睡到天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37:44

原文展示:

已嗟池上别魂惊,忽报梦中携手行。此夜独归还乞梦,老人无睡到天明。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感叹在池边分别时的魂魄惊动,忽然听说在梦中与你携手同行。今晚我独自回家,反而希望能在梦中再见你,然而却辗转难眠直到天明。

注释:

  • 已嗟:已然感叹,表示对别离的惋惜。
  • 池上:指在池边,象征着分别的地方。
  • 魂惊:魂魄惊动,形容因思念而心神不宁。
  • 报梦:梦中相见的消息,表示对梦境的期待。
  • 乞梦:恳求梦中再见,表达深切的思念。
  • 老人:指自己,表明年长,难以入眠。

典故解析:

“池上别”可以联想到古人对离别的感伤,尤其是友人或爱人之间的分别。梦中重逢的意象体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别离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古体诗和骈文。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对自由的向往。刘禹锡在政治上也经历了多次起伏,因而在诗作中常有对友情、人生、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与友人牛相公分别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分别后独自归家,夜晚无法入眠,思念涌上心头,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思念之情,四句中呈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首句“已嗟池上别魂惊”表达了对分别的感伤,情感真挚且充满力度。接下来的“忽报梦中携手行”则将思念的情感抒发得更加细腻,梦境中与友人相逢的愿望,使得诗意更具柔情。第三句“此夜独归还乞梦”中,诗人表现出孤独和渴望,再次强调了他对梦中重聚的期盼。而最后一句“老人无睡到天明”,则以“老人”自称,带有些许自嘲的意味,表现出反复失眠的状态,突显了思念的强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晰,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已嗟池上别魂惊:表达对分离的遗憾和悲伤。
    2. 忽报梦中携手行:渴望在梦中与友人相见。
    3. 此夜独归还乞梦:独自回家,期盼再次相见。
    4. 老人无睡到天明:因思念而失眠,感情真挚。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思念拟人化,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对仗:如“池上别”与“梦中行”,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念与孤独展开,深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池上:象征分别的地点,承载着回忆与惋惜。
  • 梦中:梦境作为思念的寄托,承载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老人:自谦的称谓,展示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池上别”意指什么?
    A. 游玩池塘
    B. 离别的地方
    C. 住在池边

  2. 诗人希望在梦中与友人相见,这种情感表达了什么?
    A. 依赖
    B. 思念
    C. 愤怒

  3. “老人”在此诗中指的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自己
    C. 诗人的父亲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长恨歌》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 刘禹锡《酬仆射牛相公晋国池上别后至甘棠馆忽梦同游》王维《送别》均表现了离别的情感,但刘禹锡侧重于梦中重逢的期盼,而王维则更为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离别的氛围。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刘禹锡研究》

相关查询

杂兴 其一 江倅出家乐 次韵范经干昆季昌国杂咏 酴醾花 次韵汪元举以诗觅时季和海棠花栽 次韵钱直阁和吕支盐梅花 次韵权郡钱直阁鹿鸣宴 叔父知县庆宅并章服 访混朴吴尊师 钱师魏参政挽辞 赵叔达侍郎挽辞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喜跃抃舞 鸡肠鼠腹 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时来运转 草字头的字 胫大于股 春开头的成语 蛞蝼 高字旁的字 暗室逢灯 亦都护 龍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毛发之功 一嗣 五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