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1:33
荀令园林好,山公游赏频。
岂无花下侣,远望眼中人。
斜日渐移影,落英纷委尘。
一吟相思曲,惆怅江南春。
这园林真是美好,山公常常来游玩。
难道没有在花下作伴的人吗?我只能远远望着眼前的人。
斜阳渐渐移开影子,落花纷纷洒落在尘土之中。
我吟唱着相思的曲子,心中充满了对江南春天的惆怅。
“荀令园林好”中的“荀令”是对友人的称呼,通常在古代文人之间用来表示亲近。“山公”是隐士或志趣高洁之人的象征,代表诗人对自然和高洁友谊的向往。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同时流露出对孤独和相思的惆怅。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庵,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以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是“唐诗三百首”的重要作者之一。刘禹锡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作者人生的某个阶段,可能是在与友人相聚之时,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个人情感的孤寂。诗人在美丽的园林中,思念远方的友人,流露出一种惆怅与相思之情。
本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和春天的思念之情。开篇的“荀令园林好,山公游赏频”直接点出了诗人与友人的关系,表达了对游赏的向往和对友人相聚的期盼。接着,诗人通过“岂无花下侣,远望眼中人”抒情,表现了孤独与渴望的情感,似乎在花下独自赏花,却又无法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
“斜日渐移影,落英纷委尘”描绘了夕阳西下的静谧场景,落花的意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易逝。最后一句“一吟相思曲,惆怅江南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吟唱着相思的曲调,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惆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及人际关系中的孤独与思念。
整首诗传达了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惆怅。诗人通过对园林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的深刻感触。
诗中“山公”指的是何种人?
“斜日渐移影”中的“斜日”意指?
诗人对江南春天的情感是?
可以将刘禹锡的《酬令狐相公亲仁郭家花下即事见寄》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对春天的惆怅与孤独的感受,后者则表达了对友人的告别与离别的伤感。两首诗都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但情感的表达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