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调歌头·云冻鸟飞灭》

时间: 2025-05-05 05:35:00

诗句

云冻鸟飞灭,春意著林峦。

姮娥何事,醉撼瑞叶落人间。

斜入酒楼歌处,微褪茅檐烟际,窗户漾光寒。

西帝游何许,翳凤更骖鸾。

玉楼耸,银海眩,倚阑干。

渔蓑江上归去,浑胜画图看。

三嗅疏枝冷蕊,索共梅花一笑,相对两无言。

月影黄昏里,清兴绕吴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5:00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云冻鸟飞灭》

云冻鸟飞灭,春意著林峦。
姮娥何事,醉撼瑞叶落人间。
斜入酒楼歌处,微褪茅檐烟际,
窗户漾光寒。
西帝游何许,翳凤更骖鸾。
玉楼耸,银海眩,倚阑干。
渔蓑江上归去,浑胜画图看。
三嗅疏枝冷蕊,索共梅花一笑,
相对两无言。
月影黄昏里,清兴绕吴山。

白话文翻译

云层冻结,鸟儿飞走了,春意悄然笼罩着山林。
嫦娥你在做什么,醉意摇曳着瑞气飘落人间。
酒楼的歌声斜斜传来,轻烟在茅檐的边际微微消散,
窗户映出寒光。
西方的帝王游历到哪里了,带着翅膀的凤凰与骖鸾相伴?
玉楼高耸,银海闪烁,倚栏观望。
渔夫穿着蓑衣在江上归去,景色甚至胜过画图。
我嗅到疏枝上的冷蕊,想和梅花对笑,
却彼此无言。
月影在黄昏的光影里,清雅的兴致萦绕在吴山之上。

注释

  • 云冻:云层冻结,形容天气寒冷。
  • 姮娥:嫦娥,月宫的女神,这里借指月亮。
  • 瑞叶:象征吉祥的叶子,可能指春天万物复苏。
  • 斜入:斜着进入,形容听到的声音。
  • 翳凤、骖鸾: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贵的身份。
  • 玉楼、银海:形容美丽的楼阁和江面,具有梦幻色彩。
  • 渔蓑:渔夫的蓑衣,象征平淡而真实的生活。
  • 黄昏里:指落日余晖,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去华,字仲华,号白华,北宋时期的词人,以词风清丽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春季,正值春意盎然之时,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自然美的感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云冻鸟飞灭》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开篇“云冻鸟飞灭”直接勾勒出寒冷的春天,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迟迟而至。接着诗人将嫦娥引入,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期盼。

词中“斜入酒楼歌处”一句,既有对酒楼欢声笑语的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欢乐时光的渴望。窗外的“光寒”则反映了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进一步加深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西帝游何许”的提问,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寻。最后的“月影黄昏里”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月光下的宁静与清兴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这首词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更是对生命、理想与孤独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冻鸟飞灭:描绘了寒冷的天气,鸟儿纷纷飞走,象征着生机的缺失。
  2. 春意著林峦:春天的气息在山林间悄然显现,暗示新的生命即将到来。
  3. 姮娥何事,醉撼瑞叶落人间:嫦娥的存在与醉意在这里形成对比,表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4. 斜入酒楼歌处:描绘了酒楼的歌声,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5. 微褪茅檐烟际,窗户漾光寒:细腻地描写了窗外的景象,反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6. 西帝游何许:引出对理想与追求的思考,暗含对人生的迷茫。
  7. 渔蓑江上归去,浑胜画图看:渔夫归来,展现了生活的真实与自然的美丽。
  8. 三嗅疏枝冷蕊:细腻的嗅觉描写,显示出对自然的敏锐感知。
  9. 月影黄昏里: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宁静,给人以深远的思考。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突出了情感的深邃与细腻。例如“月影黄昏里,清兴绕吴山”通过对比突显了宁静与思考的氛围。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理想的思考,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云冻:象征寒冷的气候,暗示生命的沉寂。
  2. 姮娥:象征美好与理想的追求。
  3. 酒楼:代表人们的欢乐与社交场合。
  4. 月影:象征宁静与思考,内心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云冻鸟飞灭”中的“鸟飞灭”指的是什么现象?
    A. 春天的到来
    B. 寒冷天气下鸟儿飞走
    C. 冬天的结束

  2. “姮娥何事,醉撼瑞叶落人间”中的“瑞叶”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复苏
    B. 冬天的寒冷
    C. 秋天的落叶

  3. 诗人对西帝的提问反映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迷茫与孤独
    C. 自信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袁去华 vs. 苏轼:两者均以月亮为主题,但袁去华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自然的描绘,而苏轼则更多表现出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的魅力:宋词的美学与情感》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思归 水陆寺 山中见梅寄曾无疑 山中即目二首 山村 泉州紫极宫寿星殿古桧诸葛机宜同赋 裘司直见访留款 求先人墨迹呈表兄黄季文 秋日 萍乡县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尣字旁的字 包含咫的成语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伦字开头成语大全_伦字开头成语汇总 鹅毛大雪 矛字旁的字 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浆的词语有哪些 谊切苔岑 跨边 招事惹非 亡子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玉字旁的字 手风 百折不屈 酉字旁的字 翼翼小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