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0:32
丑奴儿令·春闺
作者:毛媞(清代)
不知春色今如许,乱杀啼莺。酥雨浓晴。芳草茸茸隔夜生。琐窗深处无人见,别是幽清。此际心情。翻怪桃花照眼明。
不知道如今的春色有多美,啼鸣的黄莺恍若乱成一团。柔和的细雨后又是晴天,芳草在隔夜的雨露中悄然生长。深处的窗台无人可见,显得格外幽静清幽。在这样的时刻,我的心情也变得复杂,竟然觉得桃花的艳丽特别刺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春天的景色与内心情感的对比,反映了作者的细腻情感与观察力。
作者介绍: 毛媞,清代女诗人,生平不详,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她的诗作多描绘女性内心情感与生活的点滴,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正值花开草长之际,诗人在闺中感受春日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感叹。
这首《丑奴儿令·春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开篇以“春色”引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好奇与期待,紧接着是对春天生机盎然的描绘:啼莺乱飞、细雨如丝、芳草萋萋。这样的景象在诗人的眼中既是美好的,也是令人感到孤独的。
在“琐窗深处无人见,别是幽清”中,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进行了巧妙的对比。窗外的春色如此明媚,然而窗内却是无人问津的孤寂。此时,春天的美丽与诗人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最后一句“翻怪桃花照眼明”则是诗人内心复杂情绪的集中体现。桃花的艳丽照耀着诗人的眼睛,却也让她感到不适,这种刺眼的美正是对她内心感受的映照。整首诗流露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深思,彰显出女性的细腻与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色描绘与诗人内心情感的对比,反映了对美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感慨,展现了女性细腻的情感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乱杀啼莺”是指?
A. 鸟鸣声嘈杂
B. 鸟飞得很高
C. 鸟儿已归巢
D. 鸟儿少了
“琐窗深处无人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欢乐
B. 孤独
C. 忧伤
D. 平静
桃花照眼明的含义是?
A. 桃花很美
B. 诗人心情复杂
C. 诗人喜欢桃花
D. 桃花开得很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丑奴儿令·春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体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春天的感受。李清照在其作品中多描绘离愁别绪,而毛媞则更强调了孤独与春色的对比,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两者都展现了女性在春天时节的内心世界,值得深入解读与比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