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0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8:22
后圃荼蘼手自栽,清于芍药酽于梅。
旧来诗客今无几,三臭馨香懒举杯。
后院的荼蘼花是我亲手栽种的,它的清香超过了芍药,而浓郁程度则胜过梅花。可惜的是,过去的诗人已不多,面对这三种花香,我懒得举杯庆祝。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苏轼的弟弟。他以诗、文、词、赋俱佳而著称,尤其擅长散文和诗。苏辙在文学上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作品中常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表达了对往昔盛况的追忆和对当前诗人稀少的感慨。诗人通过自栽的荼蘼花,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却因时光流逝而感到孤独和失落。
这首诗通过描绘后院自栽的荼蘼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荼蘼花以其清香和浓郁的气息,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映射出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的追求。诗中的“清于芍药,酽于梅”不仅是对花的品评,更是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自豪。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诗人的感慨,过去的诗客已所剩无几,象征着文人风采的渐行渐远。诗人在“懒举杯”中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消沉,仿佛在提醒世人应当珍惜当下的美好,却又因生活的繁杂与孤独而感到无力。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深邃的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诗歌传承的忧虑,是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往昔诗人群体的怀念,反映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感和对诗歌传承的忧虑。诗人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对人事的变迁感到无奈,体现了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诗中“后圃荼蘼”指的是什么地方?
诗人对荼蘼花的评价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旧来诗客”指的是?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苏辙的这首诗更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李白的诗则侧重于对情感的直接表达和哲理的思考。两者在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前者沉稳内敛,后者则显得更加细腻和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