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6:02
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
摧折有余青,従横未须束。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寒露降临,微风吹拂,草木显得萧索。虽然有些青葱的植物被摧折,但它们不必被拘束,可以随意生长。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常见于宋代文人诗作中。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词人、散文家和政治家,苏轼之弟。他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以诗歌和散文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览洋州园亭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苏辙的《荻浦》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坚韧。第一句“离披寒露下”瞬间勾勒出寒露季节的清冷,令人感到一阵凉意。诗中“萧索微风触”让人感受到微风轻拂,带来一丝孤寂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接下来的“摧折有余青”,则用“摧折”一词表现出自然界的严酷,而“青”字则暗示着生命的顽强与生机,虽然遭受摧残,但仍有青葱的生命力。最后一句“従横未须束”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由的向往,强调即使在萧条的环境中,生命也不应被束缚,应该追求自由的生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寓意深远,值得反复品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传达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生命的力量。
诗中“寒露”意指什么?
诗中“摧折有余青”表现了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