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日与华从龙俞汝成泛湖上》

时间: 2025-05-07 07:32:24

诗句

相携出井邑,轻舟泛秋水。

樵响满晴山,游霭缘原起。

濯足湖上流,浩思方如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2:24

原文展示

相携出井邑,轻舟泛秋水。
樵响满晴山,游霭缘原起。
濯足湖上流,浩思方如此。

白话文翻译

我们手牵手走出小镇,轻舟在秋水上荡漾。
山间传来樵夫的砍柴声,游荡的雾霭伴随着山丘升起。
在湖面上洗脚,心中思绪如潮水般涌动。

注释

  • 井邑:指小镇或村庄。
  • 轻舟:轻便的小船。
  • 樵响:樵夫砍柴的声音。
  • 游霭:轻雾,云雾飘动的样子。
  • 濯足:洗脚,指在水边轻轻洗脚。
  • 浩思:广阔的思绪,沉重的感慨。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樵响”与“游霭”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同时隐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渐,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模糊,主要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描写展现大自然的美。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秋季,可能是施渐与友人游湖之际,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与思索。明代时期,文人们常常通过山水游历来陶冶情操,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湖上游玩的画面,字句间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相携出井邑”展现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轻舟在秋水上漂荡,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接着,诗中提到“樵响满晴山”,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乡村的自然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置身于那清新的空气中,耳边回荡着樵夫的劳动声。

“游霭缘原起”一句,诗人通过描绘山间升起的雾霭,进一步深化了景物的层次感。最后两句“濯足湖上流,浩思方如此”,则是诗人内心的感悟,洗去世俗的烦恼,感受到一种浩荡的思绪。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相携出井邑:表达了与友人一同出游的情景,强调友情。
  2. 轻舟泛秋水:描绘了在秋天的湖面上轻舟漂荡的画面,给人轻松、自在的感觉。
  3. 樵响满晴山:樵夫的声音在晴朗的山中回荡,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4. 游霭缘原起:轻雾沿着山丘升起,增加了诗的层次感和诗意。
  5. 濯足湖上流:在湖边洗脚,体验自然的亲密。
  6. 浩思方如此:表达了诗人的思绪广阔,感慨生活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浩思”象征着诗人的深邃思考。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樵响满晴山”与“游霭缘原起”形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自然的快乐,抒发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水:象征着宁静、清澈的心境。
  • 樵响:代表劳动的声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
  • 游霭:轻雾象征着朦胧的思绪与情感。
  • :代表自然的纯粹与放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樵响”指的是什么? A. 鸟鸣
    B. 樵夫砍柴声
    C. 湖水拍岸声
    D. 风声

  2. 填空题:诗中“濯足湖上流,_____方如此。”(填入合适的词语)

  3. 判断题: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城市生活的批判。 (对/错)

答案

  1. B
  2. 浩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对比施渐的《秋日与华从龙俞汝成泛湖上》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可以发现二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但施渐侧重于友情与自然的相融,而王维则更强调独处时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田园诗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余以咸亨元年在西京寻听于时与并部处一法师…聊题两绝 玄逵律师言离广府还望桂林去留怆然自述赠怀 在西国怀王舍城(一三五七九言) 题马云逵像 闻陆既藩柩归吊之 飞鸿响远音 山中寄外 其四 山中寄外 其二 制履寄外 岳阳晚兴四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暮云亲舍 倒八字的字 颠头播脑 丁翁 守分安常 包含浮的词语有哪些 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借榻 心字底的字 言寡尤,行寡悔 吴调 一面之识 包含厕的词语有哪些 山字旁的字 扳辕卧辙 历经 髟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