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6:33
早发六七里,前途曙未分。
渔舟依岸立,水碓隔溪闻。
独树支残月,空山半白云。
清晨那可驻,日出又如焚。
清晨出发六七里,前方的曙光尚未明亮。
渔舟静静停靠在岸边,水碓的声响从溪水那边传来。
独自一棵树支撑着残月,空山上飘着一半的白云。
清晨的时光难以停留,日出时分恰似火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胡仲参,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细腻,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晨时分,诗人可能在旅途中,描绘出清晨的宁静与光明,表达对新一天的期待与感慨。
《早发》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清晨出发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首句“早发六七里”,以简短的字句引入,既交代了时间,又暗示了诗人冒险的精神。接下来的“前途曙未分”,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不确定性,曙光尚未明亮,象征着新的希望。
“渔舟依岸立,水碓隔溪闻”,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田园画面,渔舟静静停靠,水碓的声响悠扬而清晰,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接着“独树支残月”,树木与残月的意象交织,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空山半白云则更添一份空灵与恬淡。
最后两句“清晨那可驻,日出又如焚”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清晨的美好瞬间难以停留,随着日出的来临,时间如火焚般匆忙,令人感到惋惜。诗人在欣赏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不免对时间的无情感到无奈,展现出一种哲学思考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清晨出发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渔舟”指的是什么?
“日出又如焚”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残月”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