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3:27
野菊小于铃,依依傍砌庭。
知时舒晚,为客发幽馨。
洗濯曾经雨,参差似列星。
诗情兼画意,缘此暂留停。
小野菊的花朵比铃铛还小,依偎在庭院的石砌旁。
它知道时节的变化,傍晚时分绽放,给来客散发出淡雅的香气。
经历过雨水的洗礼,花朵参差不齐,宛如星星一般。
诗情与画意交融,因而我暂时停留在此。
作者介绍
弘历,清代皇帝,年号乾隆。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尤其擅长诗词和书法。其诗词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乾隆年间,正值清代盛世,社会相对安定,文化艺术蓬勃发展。诗人在游览时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因而作诗表达对野菊的赞美与情感寄托。
《野菊》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的诗作,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开篇以“小于铃”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野菊的娇小与精致,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知时舒晚”的意象,表现出菊花的聪慧与灵动,仿佛它们能够感知时光的流逝,选择在适当的时刻绽放。此外,诗中“洗濯曾经雨”的意象,既体现了自然的洗礼,也暗示了生命的坚韧与美丽。这种自然与生命的交织,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的最后两句“诗情兼画意,缘此暂留停”,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野菊的由衷赞美,更传达了一种在自然中寻找灵感、感受美好生活的哲学理念。诗人在这里停下脚步,似乎在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留心身边的自然,感受生命的细腻与丰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如“小于铃”)、拟人(如“知时舒晚”)、对仗(如“诗情兼画意”)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使诗意更加丰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野菊的自然之美,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尊重,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野菊小于铃”中的“铃”指的是:
A. 钟声
B. 铃铛
C. 诗歌
D. 菊花
“知时舒晚”中,“知时”指的是:
A. 知道时间
B. 知道季节
C. 知道地点
D. 知道天气
“诗情兼画意”表达的意思是:
A. 只有诗情
B. 只有画意
C. 既有诗情又有画意
D. 既无诗情也无画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