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泗州东城晚望》

时间: 2025-05-02 20:45:55

诗句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5:55

原文展示:

《泗州东城晚望》 作者: 秦观 〔宋代〕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晚上的泗州东城,孤独的城墙被白色的水环绕着,船只和人们的说话声在黄昏的薄雾中交织。林梢的青色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想必是淮河水流过的地方与山相会的景象。

注释:

  • 渺渺:形容远处的景象模糊而微小。
  • 孤城:指的是一座孤立的城市或城池。
  • 舳舻:指船只的船头和船身。
  • 夕霏:指傍晚的雾霭或薄雾。
  • 林梢:树木的顶端或枝头。
  • 青如画:形容颜色如同画一般的美丽。
  • 淮流:指淮河的水流。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淮流”与淮河的自然景观相关,淮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常常出现在诗词中,象征着自然的流动与乡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深受当时文人喜爱。

创作背景:

《泗州东城晚望》创作于秦观的游历期间,正值黄昏时分,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景象的向往。

诗歌鉴赏:

《泗州东城晚望》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秦观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诗的开头“渺渺孤城白水环”以“渺渺”一词,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孤城的景象在白水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苍凉和神秘。接着“舳舻人语夕霏间”通过船只与人声的描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黄昏的薄雾中,人与自然的交融让人感到温馨。最后一句“林梢一抹青如画”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自然景色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在静谧的氛围中,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渺渺孤城白水环:孤城被白水环绕,给人一种渺小孤独的感觉。
  2. 舳舻人语夕霏间:船只与人声交织在晚霞的薄雾中,增添了生活气息。
  3. 林梢一抹青如画:林梢的青色如画一般,象征着自然的美好。
  4. 应是淮流转处山:暗示这里正是淮河流转与山相接的地方,蕴含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修辞手法:

  • 比喻:“青如画”形象地将自然景色与艺术相结合。
  • 对仗:诗句的对称与节奏感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孤独的感慨,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感伤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城:象征孤独与疏离。
  • 白水:代表自然的纯净与流动。
  • 夕霏:黄昏的薄雾,象征时间的流逝。
  • 青如画:自然之美,象征心灵的宁静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秦观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河流是?
    • A. 黄河
    • B. 长江
    • C. 淮河
  3. “舳舻人语夕霏间”的意思是?
    • A. 船只与人声在黄昏的薄雾中交织
    • B. 只有船只在水面上漂浮
    • C. 人们在船上静静地说话

答案:

  1. B. 秦观
  2. C. 淮河
  3. A. 船只与人声在黄昏的薄雾中交织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表现的是战乱中的忧国忧民,与秦观的《泗州东城晚望》所表达的个人孤独与自然美形成鲜明对比,前者重在历史背景,后者则更注重自然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查询

雪夜不寐怀陆大憩园汪七芸崖袁六复生 海市 题东平诗稿 归泛明湖宿汇泉寺感寄故人 游西山 暮抵高唐 襄州太守王候复岘山羊公祠 摸鱼儿 惜黄花 将归福州留别及门沈幼丹太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字旁的字 种麦得麦 尺缕斗粟 肀字旁的字 贞下起元 两眼墨黑 甘字旁的字 恩逾慈母 换羊书 舒忧 桌餐 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目字旁的字 回抱 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精兵强将 包含攻的成语 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