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5:55
《泗州东城晚望》 作者: 秦观 〔宋代〕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这首诗描绘的是晚上的泗州东城,孤独的城墙被白色的水环绕着,船只和人们的说话声在黄昏的薄雾中交织。林梢的青色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想必是淮河水流过的地方与山相会的景象。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淮流”与淮河的自然景观相关,淮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常常出现在诗词中,象征着自然的流动与乡愁。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深受当时文人喜爱。
《泗州东城晚望》创作于秦观的游历期间,正值黄昏时分,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景象的向往。
《泗州东城晚望》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秦观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诗的开头“渺渺孤城白水环”以“渺渺”一词,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孤城的景象在白水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苍凉和神秘。接着“舳舻人语夕霏间”通过船只与人声的描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黄昏的薄雾中,人与自然的交融让人感到温馨。最后一句“林梢一抹青如画”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自然景色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在静谧的氛围中,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孤独的感慨,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感伤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杜甫的《春望》表现的是战乱中的忧国忧民,与秦观的《泗州东城晚望》所表达的个人孤独与自然美形成鲜明对比,前者重在历史背景,后者则更注重自然与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