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东平诗稿》

时间: 2025-05-06 02:37:45

诗句

圣主怜才特赐环,孤臣草莽入严关。

一腔热血蓬婆雪,万里高歌苜蓿山。

草檄如风惊海外,罪言此日重人间。

平戎依旧先生策,虽未封侯足解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7:45

原文展示:

题东平诗稿
作者: 王鹄 〔清代〕

圣主怜才特赐环,
孤臣草莽入严关。
一腔热血蓬婆雪,
万里高歌苜蓿山。
草檄如风惊海外,
罪言此日重人间。
平戎依旧先生策,
虽未封侯足解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圣主的感激之情,因圣主特别赐予他荣耀,而他身为孤臣却仍然在困境中奋斗。一腔热血如同蓬婆雪般洒落,他高歌万里,豪情壮志。在草檄之声如风般传遍海外,尽管他身背罪名,但在这个日子里,心中感受到的责任与沉重依旧。在对平定敌人时,他仍然依赖于先生的谋策,虽然未能被封侯,仍然可以释怀。


注释:

字词注释:

  • 圣主:指皇帝。
  • 怜才:怜惜才华。
  • :此处指光环或荣誉。
  • 草莽:指草野之人,形容身世低微。
  • 蓬婆雪:比喻热血洒落的壮烈情景。
  • 苜蓿山:指遥远的地方,象征理想与追求。
  • 草檄:指用草写的檄文,代表动员与呼吁。
  • 罪言:指所犯的罪或受到的指责。
  • 平戎:平定叛乱或战争。
  • 先生策:指智者的谋略或建议。
  • 封侯:封爵为侯,象征权利与地位。
  • 解颜:释怀,心情得以舒畅。

典故解析:

  • 圣主: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提到圣主对人才的重视,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
  • 草檄如风:历史上,草檄常用于动员士兵,传达决策。
  • 平戎:与历史上多次平定叛乱的场景相关,象征国家的安定与和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鹄,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才华横溢,擅长诗词,作品风格豪放,常以表达志向与爱国情怀为主。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际,作者以“孤臣”自喻,反映了个人在国家大义与个人命运之间的挣扎与抉择。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心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题东平诗稿》是一首充满激情与理想的诗作,王鹄在诗中通过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奋斗,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全诗以“圣主怜才特赐环”开头,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激不仅是对个人荣誉的肯定,更是对国家未来的期望。接着,诗人以“孤臣草莽入严关”自喻,显示了他身世的卑微与所处的困境,然而他依然心怀热血,勇敢面对挑战。

“一腔热血蓬婆雪,万里高歌苜蓿山”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壮志未酬的豪情,热血沸腾的情绪与高歌的气魄相得益彰,传达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接下来的“草檄如风惊海外”,则是对时局的感慨,诗人以草檄的声音如风般迅速传播,暗示了他对国家局势的敏锐观察。

“罪言此日重人间”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尽管受到责难与指责,诗人仍在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体现出一种坚定的责任感。而最后两句“平戎依旧先生策,虽未封侯足解颜”则表现了诗人对智者的依赖与对个人地位的淡然,尽管未能封侯,但心中自有一番宽慰。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王鹄的文才与气概,也让人感受到那种为国家、为理想而战斗的豪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圣主怜才特赐环:皇帝特别赐予我荣誉,显示对我的才华的欣赏。
  2. 孤臣草莽入严关:我身为一介草民,孤身进入艰难困境。
  3. 一腔热血蓬婆雪:我心中热血如雪般洒落,象征为国奉献的壮烈。
  4. 万里高歌苜蓿山:在远方高歌,追求理想与目标。
  5. 草檄如风惊海外:檄文的声势如风般传播,显示对局势的关注。
  6. 罪言此日重人间:尽管我受到责难,但仍承担着重大责任。
  7. 平戎依旧先生策:平定敌人仍需依靠智者的谋略。
  8. 虽未封侯足解颜:虽然未能获得显赫地位,但心中已释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腔热血蓬婆雪”,将热血比作雪,形象生动。
  • 对仗:如“草檄如风惊海外,罪言此日重人间”,展现了作者的工整与对称美。
  • 夸张:如“万里高歌”,强调了诗人壮志凌云的豪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国家的忠诚与理想,展现了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主:象征国家的统治者与权威。
  • 草莽:象征平民百姓,代表无权无势的人。
  • 热血:象征忠诚与奉献的精神。
  • 苜蓿山:象征远大的理想与追求。
  • 草檄:象征行动的号召与力量。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国家、个人理想与责任的强烈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明代
    B) 清代
    C) 唐代

  2. 诗中提到的“草莽”指的是:
    A) 高贵的人
    B) 平民百姓
    C) 叛徒

  3. 诗中“万里高歌”表达的是:
    A) 绝望
    B) 豪情壮志
    C) 退缩

答案:

  1. B) 清代
  2. B) 平民百姓
  3. B) 豪情壮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豪情与理想。
  • 杜甫《春望》:反映了国家动荡与个人情感。

诗词对比:
王鹄的诗与李白的诗在表达情感上均有豪放之处,但王鹄更侧重于责任感与国家的忧虑,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放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鹄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解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题东平诗稿》的情感与艺术价值。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张君瑞庆团园(第五本) 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 杂剧·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张君瑞闹道场(第一本) 长亭送别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论贵粟疏 题张道隐太山祠画龙 咏金刚 咏王给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门字框的字 霞友云朋 宵寝晨兴 四字头的字 弓字旁的字 径一周三 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锋线 低回不已 监斋使者 有一搭没一搭 狎溺 穿凿傅会 病字头的字 攴字旁的字 涤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