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3:10
摸鱼子 送秋
作者: 殷秉玑 〔清代〕
看愁云半天飞起,吹来离绪萦绕。
楼头消瘦垂杨影,拖入夕阳低照。
残叶少。还怨煞飘零都被西风扫。
无端别了。把蕉叶裁笺,芦枝作管,
且写饯秋稿。江皋外,新雁曾经带到。
而今归也偏早。长亭一路追寻去,
剩有冷风衰草。秋易老。
最怕是霜砧偏近寒闺捣。
清樽已杳。只败箨催行,
哀笳促别,料理放归棹。
云层在半空中愁苦地飞起,带来了离别的情绪。
楼头的垂柳在夕阳下显得瘦弱的影子,
拖入了那低沉的夕阳。
残留的叶子不多,
我怨恨这些飘零的叶子全被西风扫去。
无缘无故地就要分别了。
我将蕉叶裁成纸,芦枝做成管子,
暂且写下送秋的诗稿。在江边,
新来的大雁曾经带来消息。
而如今它们却偏早归去。
在长亭一路追寻,
只剩下冷风和衰败的草木。
秋天容易衰老,
最怕是霜打的杵声偏偏在寒闺中敲打。
酒樽已经空了,
只剩败落的箨催促着离行,
哀伤的笳声催促分别,
整理好行李放船归去。
作者介绍:殷秉玑,清代诗人,以词风婉约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秋季,正值离别时分,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伤和对生活无常的思考。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忧伤,反映了社会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摸鱼子 送秋》是殷秉玑的一首抒情诗,深刻地展现了秋天带来的悲伤与离别的情感。开篇即以“愁云半天飞起”引发读者的共鸣,愁苦的云彩象征着萧瑟的秋季和离别的愁绪,勾勒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描绘出秋天的景象,消瘦的柳影和飘零的残叶,生动地体现了秋天的萧条与孤独。
诗中提到的“蕉叶裁笺,芦枝作管”,引出写作的意图,显示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在悲伤的离别之际,诗人试图通过写作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接着,诗人提到“新雁曾经带到”,再次强调离别的主题,表现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随着“清樽已杳”一句的落幕,诗人对秋天的感慨达到了高潮,表现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运用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深邃的秋意与人生的哲理,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感人至深。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凄美的秋天画面,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即将失去的无奈与惋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新雁”象征什么?
“清樽已杳”一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