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8:31
压危阑乱山空翠,尽成衣上云雾。
坏宫芳草寻常见,不用凭高怀古。
回首处,渺一发,中原挂在斜阳树。
伤春更苦,想璚岛花飞,玉楼帘捲,天半起箫鼓。
苍茫里,时有东风雁度,沈沈辽海归路。
已怜柳色悽羌笛,犹报玉关春阻。
江上暮,又落絮,吹愁散作千家雨。
吴魂自语,但满地惊波,两三点雪,栖老旧鸥鹭。
在危阑上俯瞰,山的空翠在眼前呈现,宛如衣服上的云雾。
即便是坏掉的宫殿,芳草依旧是寻常可见,不必凭高处来怀念古人。
回首的地方,微小如一缕头发,中原的景象挂在斜阳的树上。
伤春的情绪更显得苦涩,想起璚岛的花儿随风飞舞,玉楼的帘子卷起,天边传来箫鼓声。
在苍茫的天地间,时不时有东风带着大雁飞过,辽阔的海面上归路依然沉沉。
已怜柳色苍黄,悲凉的羌笛声中,仍然传来玉关春天的阻隔。
江上黄昏,柳絮纷飞,愁绪随风散作千家雨。
吴魂在自言自语,满地的惊波上,只有两三点雪,栖息着老旧的鸥鹭。
作者介绍:郑文焯,清代诗人,生于1715年,卒于1774年,字子昊,号秋水,擅长诗词,工于书法,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及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个人的孤独感。
郑文焯的《摸鱼子 小城晚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思考。诗的开头以“压危阑乱山空翠”入诗,描绘了高处远眺的景象,山水的空灵和云雾的变幻,给人一种清新而又幽远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坏宫芳草”,透出一种对历史的感慨,时光荏苒,往日的辉煌如今只剩下寻常的草木。
在“伤春更苦”的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尽思念与哀伤,想象着璚岛的花瓣飞舞,玉楼的帘子轻卷,箫鼓声响起,渲染出一种极致的悲美气氛。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江上的黄昏,柳絮飞舞,愁绪化为千家雨,展现了诗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讲究,山、水、柳、雁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郑文焯的这首诗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令人沉醉,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反思与伤感,展现了浓厚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压危阑”指的是:
A. 低处的栏杆
B. 高处的栏杆
C. 河岸的栏杆
D. 无栏杆
“伤春更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伤感
C. 愤怒
D. 无所谓
诗中提到的“羌笛”象征:
A. 快乐的声音
B. 悲伤的情绪
C. 自由
D. 和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