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7:49
摸鱼子
梅州送春,时得辇下故人三月几望书
作者:朱祖谋 〔清代〕
近黄昏悄无风雨,蛮春安稳归了。
悤悤染柳熏桃过,赢得锦笺悽调。
休重恼。问百五韶光,酝造愁多少。
新颦旧笑。有拆绣池台,迷林莺燕,装缀半残稿。
流波语,飘送红英最好。西园沈恨先扫。
天涯别有凭阑意,除是杜鹃能道。
归太早。何不待倚帘,人共东风老。
消凝满抱。恁秉烛呼尊,绿成阴矣,谁与玉山倒。
傍晚时分,平静无风,春天安然归来。
细细的柳枝与桃花逐渐染上春色,赢得了锦绣诗笺上的凄美调子。
不要再生气。问问这百五天光,究竟酝酿了多少愁苦。
新旧的笑容交错,拆除了绣台,林中莺燕迷失,装点着半残的稿纸。
流波轻声,飘送着红花是最好的。西园的悲恨早已被打扫。
天涯之外还有凭栏的情趣,除了杜鹃还能说些什么呢?
归来的太早,何不等着倚靠着帘子,人与东风一起渐渐老去。
消散的情感如满怀的愁苦。执烛呼尊,绿荫已经成形,谁能与这玉山倒影相伴呢?
作者介绍:朱祖谋,清代诗人,生于梅州,以其清新细腻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季,可能是诗人送别友人之际,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与对离别的惆怅。
这首《摸鱼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愁苦。开篇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宁静,表面上似乎是对春天的赞美,实则暗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诗中“新颦旧笑”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错,而“流波语,飘送红英最好”则通过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整首诗虽以春为主线,但其中的离愁别绪更加引人深思。诗人以“归太早”反映了对离别的惋惜,似乎在问自己何不再多留一会儿。最后一句“谁与玉山倒”,则表现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孤独感,令人感受到深沉的情感波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愁苦,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友谊珍贵的感叹,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失去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锦笺”指的是什么?
诗中“新颦旧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流波语,飘送红英最好”中“红英”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