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1:12
寿阳曲·远浦帆归
作者: 马致远 〔元代〕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在夕阳的映照下,酒旗随风轻轻飘动,几艘船只仍未靠岸。
落花随水漂流,晚香弥漫在茅屋之间,断桥边的卖鱼人已经散去。
本诗并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意象的运用,诗人展现了自然与人生活的和谐,以及时光流逝带来的淡淡伤感。夕阳、落花等元素常常在古诗中用以表达人生无常。
作者介绍
马致远(1255年-1321年),字千里,号天外,元代杂剧作家及诗人,著有《汉宫秋》等剧本。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绘生活的细节与人情的温暖。
创作背景
《寿阳曲·远浦帆归》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和经济变迁时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村的宁静与落寞,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寿阳曲·远浦帆归》以夕阳下的宁静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落花、酒旆、船只等意象,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诗的开头“夕阳下,酒旆闲”传达出一种悠闲的氛围,仿佛一切都在静静流淌。然而,接下来的“几艘船只仍未靠岸”则暗示着等待与无奈,生活的规律与不确定性交织在一起。
“落花水香”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美景,但同时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诗中最后一句“断桥头卖鱼人散”则让人感受到一丝孤独与冷清,仿佛渔人结束了一天的劳作,留下的只有空荡荡的桥与渐渐消逝的余晖。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真实与诗意,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孤独的反思,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生的无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酒旆”指的是什么?
诗中“落花水香”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断桥头卖鱼人散”中的“散”字含义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有文场“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其散曲描绘的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这首曲是他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中的一首。湘水从广西发源,流经湖南零陵,与从九嶷山北流的潇水会合,称为潇湘(今称湘江),流入洞庭。宋人曾画潇湘风景山水画八幅,称为“潇湘八景”。 这支小令,描画出水村小镇黄昏归舟的美景,画面疏朗闲淡,颇为宁静,并写出渔人劳作后的轻松及喜悦之情。前三句用凝炼的语言,铺排了“天空的夕阳,江面上归航的渔舟,岸上酒家的酒旗”这些景物,写得清晰明白而有致,像一个个镜头,把水村镇上的风光缀成组组画面,极富动静态感。那夕阳西下,流动的江水,归航渔船的划桨拍打着江水,像悦耳的音符响起,流动着伸延着,还有那渔夫,使人感到仿佛他在唱着渔歌,而“闲”字,写出水村小镇傍晚时分宁静的气氛,令人如置身于其中,体味到江边恬静的飘香的世界。写景不刻意浓墨重彩去铺陈,而是淡描勾画,才会取得自然朴实的效果。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是对渔船靠岸后的情景描写,怎样的情景?作者不写渔船靠岸后,渔民们忙乎的劳动场面,而写桥头渔市已结束,卖鱼人(包括打渔人)各自回到家中,他们居住的环境是“落花水香茅舍”,因是晚上,家家亮起了灯光,灯光映照在水里,花、水、茅舍足说明这是个优美的环境。有美的景,情又怎样呢?曲里没有明写,而是隐含在曲句里,需要读者去体会去感受去想象。也许有的人走到家门前,见妻儿迎上来,所有的劳累疲惫已消散,享受着至爱亲情;也许有的和家人一起,其乐融融盘算着企盼着渔市能给家庭带来好日子;也许有的在为家人烹饪美味佳肴,给家人予温馨予关爱……家是乐园是港湾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体现出渔民怡然自得的乐趣。 离家人在外奔波操劳,总有割舍不了想家念家,惦家人的情结,其浓情浓思浓愁让我们读懂了李密的《陈情表》及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拳拳之情,也让多少人唱出心中的歌《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