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6:49
原文展示:
南山行为梅林司马赋四首 作者:茅坤 〔明代〕
金鞭勿复挥,古来事如此。 仲连破聊城,辞爵归田里。 子房定汉室,言从赤松子。 何如酌金罍,酒酣犹热耳。
白话文翻译:
不要再次挥动金鞭,自古以来事情就是这样。 仲连攻破了聊城,却辞去爵位回到田间。 子房帮助汉室稳定,却说要跟随赤松子。 何不举杯畅饮,酒酣耳热之际,心情依旧热烈。
注释:
金鞭:象征权力的鞭子。 仲连:指战国时期的鲁仲连,他曾攻破聊城,但后来辞去爵位归隐。 子房:指汉初的张良,字子房,他帮助刘邦建立汉朝,后隐退。 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张良曾表示要追随他。 金罍:古代的一种酒器,这里指饮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茅坤(1512-1601),明代文学家,字顺甫,号鹿门,浙江湖州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他在南山游玩时为梅林司马所作,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茅坤在南山游玩时,为梅林司马所作的四首诗之一。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鲁仲连和张良的描述,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鲁仲连和张良的描述,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金鞭勿复挥”一句,直接表达了对权力的拒绝,而“仲连破聊城,辞爵归田里”和“子房定汉室,言从赤松子”则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生活的情感。最后两句“何如酌金罍,酒酣犹热耳”,则以饮酒为喻,表达了即使在酒酣耳热之际,内心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茅坤清新自然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即使在酒酣耳热之际,内心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仲连破聊城”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鲁仲连 B. 张良 C. 茅坤 答案:A
诗中“子房定汉室”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鲁仲连 B. 张良 C. 茅坤 答案:B
诗中“何如酌金罍”中的“金罍”指的是什么? A. 酒器 B. 鞭子 C. 田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