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7:22
原文展示:
山城喧社鼓,游冶属芳晨。陌上探丸骑,林中射雉人。年光浮绮吹,日气抱红尘。马首多春色,还怜旅鬓新。
白话文翻译:
山城中的社鼓声喧闹,游冶活动属于这美好的早晨。田间小路上有探寻猎物的骑士,树林中有射猎野鸡的人。时光如绮丽的吹拂,日光中拥抱红尘。马头前多是春天的景色,还怜惜旅途中的新鬓。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茅坤(1512-1601),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字顺甫,号鹿门,浙江绍兴人。他是明代中期的文学家,尤以散文著称,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嘉靖三大家”。茅坤的文学作品多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歌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山城中的景象,通过社鼓声、游冶活动、猎人和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欣赏和对旅途新鲜感受的怜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山城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首句“山城喧社鼓”以社鼓声为引,营造出热闹的氛围,而“游冶属芳晨”则进一步点明了这美好时光的特点。中间两句“陌上探丸骑,林中射雉人”通过对猎人的描绘,增添了诗的动感。后两句“年光浮绮吹,日气抱红尘”则以绮丽的语言,表达了时光的美好和尘世的温暖。最后一句“马首多春色,还怜旅鬓新”则以旅途的新鲜感受作结,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喜爱和对旅途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天的美好和旅途的新鲜感受。通过描绘山城中的社鼓声、游冶活动、猎人和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时光的欣赏和对旅途新鲜感受的怜惜。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社鼓”指的是什么? A. 寺庙的鼓 B. 社日的鼓 C. 战争的鼓 D. 节日的鼓
“陌上探丸骑”中的“探丸”指的是什么? A. 探寻宝物 B. 探寻猎物 C. 探寻道路 D. 探寻风景
“年光浮绮吹”中的“浮绮吹”比喻什么? A. 时光流逝 B. 时光美好 C. 时光沉重 D. 时光快速
“日气抱红尘”中的“抱红尘”拟人化什么? A. 日光 B. 红尘 C. 时光 D. 风景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