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3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34:39
原文展示: 春雨江干不肯晴,大江栎岸转雷霆。山头方丈浑无事,扫地焚香看佛经。
白话文翻译: 春雨绵绵,江边天色不肯放晴,大江岸边的栎树下雷声轰鸣。山头的方丈悠闲无事,扫着地,焚着香,看着佛经。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这首诗可能是张耒寄给陈州(今河南淮阳)的朱教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张耒可能因公务或私事与朱教授有所交往,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问候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雨绵绵、雷声轰鸣的自然景象,以及山头方丈的闲适生活,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前两句写自然之景,春雨不停,雷声轰鸣,给人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感觉;后两句写人文之景,方丈扫地焚香,看佛经,显得宁静而超脱。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张耒的其他作品,如《秋夕》、《夜泊牛渚怀古》等,这些作品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杜甫的诗更多表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张耒的诗则更多表现了对个人情感和生活状态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