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1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19:24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 其四 叠屏岩
作者:黄庭坚 〔宋代〕
篁竹参天无人行,来游者多蹊自成。
石屏重叠翡翠玉,莲荡宛转芙蓉城。
世缘遮尽不到眼,幽事相引颇关情。
一炉沈水坐终日,唤梦鹁鸪相应鸣。
这首诗描绘了叠屏岩的幽静与美丽。竹子高耸入云,无人经过,偶尔来游玩的人们走出了一条小路。石头重重叠叠,如同翡翠和玉石,湖面波荡起伏,宛如芙蓉花盛开的城池。世间的纷扰完全遮蔽了我的眼睛,幽静的事物引发了我深切的情感。我坐在一炉香水旁,整天静坐,唤起梦境的鹁鸪鸟应声而鸣。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涧溪居士,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之一,诗风清新飘逸,擅长山水田园诗。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游览叠屏岩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内心情感的反思。叠屏岩是黄庭坚所喜爱的游览地,诗中的意象与情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叠屏岩的幽静美丽。开篇以“篁竹参天无人行”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自然的静谧。接着,诗人将石屏与翡翠、玉的比喻相结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岩石的美丽,突显了自然的神奇与魅力。诗中“莲荡宛转芙蓉城”的意象,传达出自然景色的变化与生机,仿佛一幅动人的画卷在眼前展开。
下半部分的转折,诗人表达了对世事的淡泊与内心情感的深邃。“世缘遮尽不到眼”,阐述了他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而“幽事相引颇关情”则流露出他对深刻内心世界的向往和探寻。最后一句“一炉沈水坐终日,唤梦鹁鸪相应鸣”,以静坐来唤醒内心的梦境,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表达了对理想与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描绘叠屏岩的景色,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的淡泊与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深邃的情感与哲思。
诗中提到的“石屏”比喻了什么? A. 树木 B. 竹子 C. 石头 D. 水
“一炉沈水坐终日”中的“沈水”指的是什么? A. 香炉中的水 B. 湖水 C. 瀑布 D. 河流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什么? A. 热衷于世俗 B. 超然淡泊 C. 消极怠惰 D. 追求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