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一落索》

时间: 2025-05-01 05:24:25

诗句

谁道秋来烟景素。

任游人不顾。

一番时态一番新,到得意、皆欢慕。

紫萸黄菊繁华处。

对风庭月露。

愁来即便去寻芳,更作甚、悲秋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4:25

原文展示:

谁道秋来烟景素。任游人不顾。一番时态一番新,到得意皆欢慕。紫萸黄菊繁华处。对风庭月露。愁来即便去寻芳,更作甚悲秋赋。

白话文翻译:

谁说秋天来临时,景色变得单调乏味呢?不管游人是否在意,秋天的每一番景象都是新的,到了令人畅快的时刻,大家自然都心生欢喜。在那紫萸和黄菊盛开的地方,面对着风、庭院和月光、露水。即便心中愁苦,也只不过去寻找美好的花朵,又何必为秋天的悲伤而赋诗呢?

注释:

  • 烟景素:烟雾弥漫的景色显得单调,素指清淡、简单。
  • 任游人不顾:不管游人是否在乎或注意。
  • 一番时态一番新:每一季节都有其独特的美。
  • 紫萸:一种花,象征着美好和长久的情感。
  • 黄菊:秋季盛开的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
  • 愁来即便去寻芳:即使愁苦,也能去寻求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学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天,正值黄庭坚对秋日景色的感悟,他通过对秋季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一落索》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中强调了秋天的美丽与生机,反驳了“秋天即是悲伤”的传统观念。诗人在字里行间中展现出一种乐观的态度,强调即使在愁苦中,也应当去探寻生活中的美好。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重要。诗人巧妙地运用对仗与意象,构建出秋天的美丽画卷,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宁静与淡然。诗的结尾提出,何必因为秋天的愁苦而赋诗,反而更要去寻找花香四溢的美好。整体上看,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悲愁的超越,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道秋来烟景素:质疑传统观念,认为秋景并非单调。
  • 任游人不顾:即便游人不在意,秋天依然有其独特之美。
  • 一番时态一番新:每个季节都有新的风貌。
  • 到得意皆欢慕:在美好时刻,人人都感到喜悦。
  • 紫萸黄菊繁华处:描绘秋天花朵的盛放。
  • 对风庭月露:描绘秋天的宁静环境。
  • 愁来即便去寻芳:即使心中有愁,也要去寻找美好。
  • 更作甚悲秋赋:质疑为何要因秋而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景物比喻人生的感悟。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秋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秋天的再认识,强调生活中美好的存在,不应因一时的愁苦而忽视身边的美丽。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传达对生命的热爱与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天:象征成熟与变化。
  • 紫萸:象征着美好与长久的情感。
  • 黄菊:象征坚韧与高洁。
  • 风、庭、月、露:构建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自然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谁道秋来烟景素”的意思是? A. 秋天的景色很美 B. 秋天的景色很单调 C. 秋天的景色令人愁苦

  2. “愁来即便去寻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秋天的悲伤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美好的向往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黄庭坚在秋天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更倾向于抒发忧愁,而黄庭坚则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两者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秋天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一落索》的详尽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查询

奉和赐曹美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十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九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八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六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五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四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三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一 聘齐秋晚馆中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去泰去甚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白衣天使 韫椟而藏 视虱如轮 笨作 耻结尾的成语 一屋 三撇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进城 铁壁铜山 包含荡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族裔 一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