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5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55:09
怜君少隽利如锋,气爽神清刻骨聪。
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
怜惜你年少聪慧,犹如锋利的刀刃;
心气爽朗,神志清晰,智慧深刻如骨。
如同磨光的玉石般晶莹剔透,
不要拒绝云水之美,去庐山读书吧。
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在此吟咏、读书,留下了大量的诗文。诗中提到的“云水”,则是庐山的自然风光,象征着灵感与智慧的源泉。
李群玉,唐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
本诗写于李群玉欣赏庐山的自然风光及其对年轻人的劝勉,旨在鼓励年轻人追求知识与智慧,融入自然,以提高自身修养。
《劝人庐山读书》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李群玉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对年轻人的期望与关切。诗的开头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怜惜,强调了年轻人的聪慧与才华,仿佛在鼓励他们要像刀刃一样,锐利而有力。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年轻人清晰的心境与深邃的智慧,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后半部分中,诗人用“片玉”作为比喻,形象地表达出年轻人如同经过琢磨的玉石,透亮而美好,暗示了读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结尾则是对庐山的赞美与劝诫,提醒年轻人不要拒绝大自然的美好,去庐山研读,吸收自然与知识的养分。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既有对年轻人的激励,也有对自然的敬仰,展现出一种清新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鼓励年轻人追求知识与智慧,融入自然,以提升自身修养,体现了诗人对教育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片玉若磨”中的“玉”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庐峰”主要指什么?
李白与李群玉的庐山诗作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更加强调对自然的赞美与豪放,而李群玉的《劝人庐山读书》则更加注重对年轻人的劝勉与启发,双方都体现出庐山的美,但立意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