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5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8:06
题二妃庙
李群玉 〔唐代〕
黄陵庙前春已空,
子规啼血滴松风。
不知精爽归何处,
疑是行云秋色中。
在黄陵庙前,春天的气息已经消散,
杜鹃鸟悲鸣,似乎在为春天的逝去流血,伴随着松风的轻拂。
我不知道那清爽的气息归向何方,
只能怀疑是随行云飘荡在秋色之中。
李群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模糊,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他的诗风多以清丽见长,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此诗写于春天,诗人身处黄陵庙前,感受到春天的消逝与生命的无常,借自然景象表达对历史和生命的思考。
《题二妃庙》是一首充满感伤和思考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历史的追忆。开篇“黄陵庙前春已空”,以春天的消散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萧索的氛围。黄陵庙作为历史的象征,在春天的背景下,暗示着一种失落感。
“子规啼血滴松风”,杜鹃鸟的啼鸣声与松风的轻拂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悲凉,后者轻柔,显得格外刺耳。杜鹃的鸣叫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离愁别绪相联系,诗人用这种意象来加强对春天逝去的感受,似乎在为生命的短暂与历史的轮回而哀伤。
“不知精爽归何处”,诗人对那清新的气息的迷惘,表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茫然。而最后一句“疑是行云秋色中”,则将情感推向更深的哲理层面,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循环,秋色象征着凋零和结束,形成了与春天的对比,增添了整首诗的沉重感。
整首诗通过春天与秋天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历史的思索,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追忆与思索,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循环。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对生命、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鸟是什么?
黄陵庙前空的季节是?
诗人对精爽的归处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