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

时间: 2025-05-02 14:58:41

诗句

中山保塞两穷边,卧治雍容已百年。

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

松荒三径思元亮,草合平池忆惠连。

白发归心凭说与,古来谁似两疏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8:41

原文展示:

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
苏轼 〔宋代〕
中山保塞两穷边,卧治雍容已百年。
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
松荒三径思元亮,草合平池忆惠连。
白发归心凭说与,古来谁似两疏贤。

白话文翻译:

中山的保塞边境偏僻荒凉, 而我在这里安静地生活已经快百年了。
回头想想我这人愚笨,竟然分竹子为你做使者,和你谈笑之间用蒲鞭指挥。
在松林荒凉的小径上,常常思念元亮(诸葛亮),
在平静的池塘边,时常想起惠连(王羲之)。
我白发苍苍,心中归乡的念头无从诉说,
古往今来,谁能像两位疏贤一样高洁呢?

注释:

  • 保塞:指中山地区,边境偏僻之处。
  • 雍容:安静、舒适的样子。
  • 迂愚:愚笨、迂回。
  • 分竹使:分竹做成的使者,指代为他人传递消息。
  • 松荒三径:指的是荒凉的小径,与元亮(诸葛亮)相关,暗示对他智慧的追思。
  • 草合平池:指的是宁静的池塘,联想到王羲之的书法和人品。
  • 归心:归乡的心情,表达思乡之情。
  • 两疏贤:指的是历史上的“疏”二人,象征高洁的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因其作品影响深远而被誉为“诗中之龙”。他在文学创作上以豪放、奔放著称,作品涵盖诗、词、文、赋等多种体裁。

创作背景:诗作写于苏轼被贬至中山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在与友人李端叔的交往中,苏轼感慨良多,写下此诗以寄托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呈现了苏轼对身处偏远地区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开头两句描绘了中山保塞的边境环境,显示出一种孤独与清幽的氛围,反映了他在艰苦的官场生涯中所遭遇的种种困境。接下来,诗人以自谦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愚笨,似乎是对自己处境的自嘲。又通过松荒三径和草合平池的意象,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思念与敬仰。诗的最后,白发归心的情愫流露出对故土的深切怀念,表现了人到晚年对归属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语言清丽优美,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苏轼的文人气质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中山保塞两穷边:描绘了中山地区的偏远与荒凉。
  • 卧治雍容已百年:表达了诗人安于现状的心态,沉静地度过了百年。
  • 顾我迂愚分竹使:自谦自己愚笨,选择分竹做使者,暗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与君谈笑用蒲鞭:轻松幽默地表示与友人交流的愉悦。
  • 松荒三径思元亮:通过松林小径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思念,元亮即诸葛亮,意指智慧。
  • 草合平池忆惠连:在宁静的池边回忆王羲之,表达对书法与人品的尊崇。
  • 白发归心凭说与:白发苍苍之际,心中有归乡的情怀,难以启齿。
  • 古来谁似两疏贤:感叹历史上无人能及两位疏贤的高洁品德。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分竹使”和“蒲鞭”比喻与友人的关系。
  • 对仗:上下两句在结构上对称,增强韵律感。
  • 意象:通过松、草、池等自然意象表现心境,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友谊、思念与归属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向往与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中流露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苏轼的人格魅力与文人风范。

意象分析:

  • 松、草、池:自然意象,象征宁静与思考,体现诗人的内心世界。
  • 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对故土的眷恋。
  • 两疏贤:代表着历史上的高洁品德,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A. 诸葛亮
    B. 王羲之
    C. 李白
    D. 杜甫

  2. “白发归心”指的是: A. 对朋友的思念
    B. 对故乡的怀念
    C. 对历史的追忆
    D. 对自然的热爱

  3. 诗中提到的“分竹使”是指什么? A. 竹子做的乐器
    B. 竹子做的使者
    C. 竹子做的房屋
    D. 竹子做的工具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汪伦》(李白):表达友谊与思乡之情。
  • 《月下独酌》(李白):反映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涉及友谊与人生哲理,但苏轼更为沉郁,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自我的反省,而李白则展现出豪放与洒脱的个性。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体现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 登楼 鹧鸪天 赞亨公 鹧鸪天·又数日矣,仍无来耗,独游稷园作 鹧鸪天 壬寅晚春,金平庐折园内白牡丹一朵见贻,欣然为赋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五首 其一 鹧鸪天 甲午除日 鹧鸪天 鹧鸪天(十九孙入学,因作小集。裴景有作,次其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各打五十大板 魚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摧谢 耾耾雷声,回穴错迕 捣杂的 缌缌 毛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无动于衷 接风洗尘 万水千山 言字旁的字 骥子龙文 包含清的成语 气根 郎结尾的成语 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