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1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11:23
题静斋稿
作者:沈平(宋代)
斯道在人心,如蚌藏圆珠。
散作明月光,敛则止水虚。
这条道理存在于人心,就像珍珠藏在蚌壳中一样。
当它散发光辉时,宛如明月照耀;
而当它收敛时,就像止水一般虚静。
沈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表现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本诗创作于沈平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过程中,反映了他对内心道理的追寻,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题静斋稿》不仅是一首描绘内心哲理的诗,它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人内心深处的智慧。诗中提到的“斯道在人心”,点明了道理的根源,强调内心的精神修为。而“如蚌藏圆珠”则用蚌壳和珍珠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内心深处所蕴藏的智慧和价值,值得我们去探寻和珍惜。
当诗人提到“散作明月光”时,他通过明月的光辉,传达出内心思想外化的美好状态。明月象征着纯净和明亮的理想,正如理想的境界在内心中闪耀。而“敛则止水虚”则呈现出另一种状态,强调在内心宁静时所展现的淡泊和虚静,反映了一种内心的自我修养与沉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层次分明,展现了内心世界的复杂与丰富,充满了哲理的深邃,给读者以深思的余地。诗人在简练的文字中传达了对人心、内涵与理想的思考,让人不禁沉醉于那份宁静与智慧的美感之中。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心智慧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去发掘和珍惜内心的真理,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内心的向往。
诗中“斯道”指的是什么?
诗中比喻“如蚌藏圆珠”意在表达什么?
诗歌中“明月光”象征什么?
答案:
可以将沈平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比较,前者更强调内心的哲理和智慧,而后者则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达。两者在意象运用上也有不同,沈平偏向于内心的静谧与思考,李白则展现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家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