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2:21
峨峨陉土厚,自古葬贤人。
百尺不逢水,千年空闭春。
夜台埋琬琰,陇道刻骐驎。
西望缘缨泪,曾无幕府宾。
这座高高的山坡上土壤肥厚,自古以来就埋葬着贤人。
然而百尺高的地方却没有水流过,千年间春天的气息也无法进入。
夜台上埋葬着美玉,陇道旁刻有骐驎的图案。
我向西望去,泪水流淌,曾几何时还没有幕府的宾客来访。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生于浙江绍兴。他的诗歌以清丽见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此诗写于梅尧臣对吴资政的哀悼之际,吴资政是一位富有政治才能的人物,诗人以此表达对其的怀念和惋惜。诗中充满了对贤者的敬畏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梅尧臣的《吴资政挽词二首 其二》通过对高峻山坡的描绘,象征着贤人的埋葬地,表现出对贤者的敬仰与怀念。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地形的描绘,传达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强调了土壤的肥厚与贤者的价值。接下来的两句则引入了“夜台”和“陇道”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以及对贤者所代表的理想的追求和渴望。整体上,诗歌通过对比手法,呈现了生命与死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在情感基调上,诗人用“缘缨泪”一词,展现了对逝去的感伤与无奈,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对贤者的追思与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历史的敏感。
峨峨陉土厚,自古葬贤人。
描述高地的厚土,象征着贤人的埋葬之地,体现出对贤者的尊重。
百尺不逢水,千年空闭春。
表达即使高耸的地方也没有水,象征着贤者的死去,春天的希望也无法再现。
夜台埋琬琰,陇道刻骐驎。
夜台是埋葬贤人的地方,琬琰和骐驎象征着珍贵的理想与追求,突显了贤者的价值。
西望缘缨泪,曾无幕府宾。
向西望去,泪水流淌,表达了对贤者的怀念和对过去的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贤者的怀念,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用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结合,传达了对逝去伟人的深切哀悼与无尽思念。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夜台埋琬琰”中“琬琰”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美玉
C. 一种乐器
D. 古代的房屋
诗中提到的“骐驎”象征什么?
A. 努力
B. 珍贵与理想
C. 生命
D. 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