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汝州》

时间: 2025-05-01 08:14:47

诗句

主人少听我,为言风土殊。

美哉面有颡,生此颈若壶。

噫号无冬夏,岁祷无嗟吁。

只怜郡池上,不异山林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4:47

原文展示

汝州
作者:梅尧臣 〔宋代〕

主人少听我,为言风土殊。
美哉面有颡,生此颈若壶。
噫号无冬夏,岁祷无嗟吁。
只怜郡池上,不异山林居。

白话文翻译

这位主人很少听我说话,因为我说的风土人情与他们不同。
真美啊,面容上有个额头,脖子就像个壶一样。
唉,四季没有冬夏的变化,年年祈祷也没有叹息的声音。
我只怜惜郡池边的景致,和山林居住的地方没有什么两样。

注释

  • 汝州:指汝州,古地名,今河南省汝州市。
  • 面有颡:面部的额头,指人的容貌。
  • 颈若壶:脖子像壶一样,形容人的身材曲线美。
  • 噫号:感叹词,表示感慨或叹息。
  • 岁祷无嗟吁:年年祈祷却没有叹息,表示生活安宁无忧。
  • 郡池:指郡城的池塘,象征宁静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骏,号孟津,南宋初期诗人,擅长诗与文,作品多描写民生及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梅尧臣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民生的苦乐与自然的和谐美,创作本诗时正值地方政治较为安宁,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及人文环境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恬静的环境,反映了作者对地方风土人情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诗人提到主人少听自己,似乎表明一种孤独感和不被理解的情绪。接着,诗人以对自身外貌的描述,引出对生活环境的深情赞美,诗中的“美哉面有颡,生此颈若壶”不仅仅是对美的赞美,也隐含了对生命形态的思考。

随着“噫号无冬夏,岁祷无嗟吁”,诗人表达出一种对生活安宁的渴望,四季的无常与祈祷的希望相对立,传递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最后,通过“只怜郡池上,不异山林居”,诗人将目光转向郡池,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表达出一种归属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珍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主人少听我,为言风土殊:表达诗人与地方主人之间的隔阂,暗示文化差异。
  • 美哉面有颡,生此颈若壶:通过描写美的形象,表现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
  • 噫号无冬夏,岁祷无嗟吁:反映出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四季的变化与生活的稳定形成对比。
  • 只怜郡池上,不异山林居:强调对自然景色的喜爱,显示出对乡村生活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颈部比作壶,形象生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无冬夏”和“无嗟吁”形成对仗,增强韵律感。
  • 拟人:通过感叹的方式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人文环境与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面有颡:象征着人的美好。
  • 颈若壶:代表着优雅的身姿。
  • 郡池:象征着宁静的生活环境。
  • 山林居: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依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郡池”象征着什么?

    • A. 乡村的宁静
    • B. 繁华的城市
    • C. 战争的地方
    • D. 诗人的家乡
  2. 诗中“噫号无冬夏,岁祷无嗟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愁
    • B. 安宁
    • C. 兴奋
    • D. 失落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的感悟。
  • 《山中杂诗》:王维的作品,展现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梅尧臣《汝州》与王维《终南山》: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梅尧臣更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而王维则更多探讨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传记》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龙翔寺阁夜怀渭南张少府 即事 冬日题无可上人院 送友人下第归宁 送友人罢举归蜀 元日即事 王母祠前写望 晚次临泾 浴马 广德官舍二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貝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肝木 急性子 建之底的字 驷马高盖 公诸于世 穷贵极富 穷泉朽壤 倾耳侧目 媒子 黽字旁的字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毛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