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

时间: 2025-05-04 00:22:19

诗句

昔观唐人诗,茶咏鸦山嘉。

鸦衔茶子生,遂同山名鸦。

重以初枪旗,采之穿烟霞。

江南虽盛产,处处无此茶。

纤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

竞收青篛焙,不重漉酒纱。

顾渚亦颇近,蒙顶来以遐。

双井鹰掇爪,建溪春剥葩。

日铸弄香美,天目犹稻麻。

吴人与越人,各各相◇◇夸。

传买费金帛,爱贪无夷华。

甘苦不一致,精麤还有差。

至珍非贵多,为赠勿言些。

如何烦县僚,忽遗及我家。

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

文字搜怪奇,难於抱长蛇。

明珠满纸上,剩畜不为奢。

玩久手生胝,窥久眼生花。

尝闻茗消肉,应亦可破瘕。

饮啜气觉清,赏重叹复嗟。

叹嗟既不足,吟诵又岂加。

我今实强为,君莫笑我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2:19

原文展示:

《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
作者:梅尧臣

昔观唐人诗,茶咏鸦山嘉。
鸦衔茶子生,遂同山名鸦。
重以初枪旗,采之穿烟霞。
江南虽盛产,处处无此茶。
纤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
竞收青篛焙,不重漉酒纱。
顾渚亦颇近,蒙顶来以遐。
双井鹰掇爪,建溪春剥葩。
日铸弄香美,天目犹稻麻。
吴人与越人,各各相夸。
传买费金帛,爱贪无夷华。
甘苦不一致,精麤还有差。
至珍非贵多,为赠勿言些。
如何烦县僚,忽遗及我家。
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
文字搜怪奇,难於抱长蛇。
明珠满纸上,剩畜不为奢。
玩久手生胝,窥久眼生花。
尝闻茗消肉,应亦可破瘕。
饮啜气觉清,赏重叹复嗟。
叹嗟既不足,吟诵又岂加。
我今实强为,君莫笑我耶。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读过唐代诗人写的诗,赞美鸦山的茶。鸦山茶因鸦鸟衔着茶子而得名。初春的茶旗摇曳,采摘茶叶时穿行在烟雾缭绕的山间。尽管江南盛产茶叶,但各地都没有这种茶。它的嫩叶如同雀舌,泡制起来比露水滋味更佳。人们竞相收集青篛焙茶,而不重视使用酒纱过滤。顾渚山的茶也很近,蒙顶山的茶则更为遥远。双井的鹰爪茶,建溪的春花茶。阳光下的茶香扑鼻,天目的茶叶也如稻麻般美好。吴人和越人,各自夸耀自己的茶。传说中买茶需要金银财宝,爱贪的心情却没有国界。茶的甘苦各不相同,精细和粗糙也有差别。真正的珍品并非数量多,而是赠予的情意。为何要打扰县官,忽然把茶送到我家?雪藏在双砂罂中,诗句打磨得没有瑕疵。文字寻求奇特,难以像蛇一样缠绕。纸上满是美丽的明珠,剩下的并不是奢华。把玩久了手生茧,细看久了眼睛生花。听说饮茶能消肉,或许也能治疗疾病。饮茶时气息清新,品味时重重叹息。叹息虽然不足,吟诵又能增添什么呢?我如今硬要作诗,你可不要笑我呀。

注释:

  • 鸦山:指的是一种特定的山名,以其出产的茶而闻名。
  • 初枪旗:指的是春天新茶的嫩芽。
  • 青篛焙:一种特定的茶叶烘焙工艺。
  • 顾渚、蒙顶:指的是两个著名的茶产地。
  • 鹰掇爪、建溪:指的是其他两个有名的茶叶品种。
  • 甘苦不一致:指不同茶叶的味道。
  • 雪贮双砂罂:指的是用雪藏的双砂罂,寓意茶的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子华,号半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合个人情感于自然景物之中。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梅尧臣为张主簿所作,张主簿赠送茶叶给梅尧臣,诗中表达了对茶叶的赞美以及对友谊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是一首描写茶叶的古诗,诗中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茶的热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茶文化的重视。梅尧臣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鸦山茶的独特风味与景色,勾勒出一幅和谐的山水茶园图景。诗中“纤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一句,形象地展现了茶叶的细腻与清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味觉感受。诗的后半部分,梅尧臣抒发了对茶友的感激之情,表达了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尤其是“至珍非贵多,为赠勿言些”,更是强调了茶的价值在于情谊,而非物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示了梅尧臣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诗歌风格。同时,诗中提到的茶品与地方,反映了当时江南茶文化的繁荣与多样性。诗人不仅在赞美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观唐人诗,茶咏鸦山嘉:回忆唐代诗人对鸦山茶的赞美。
  • 鸦衔茶子生,遂同山名鸦:鸦鸟衔着茶子而生,茶因此得名鸦山。
  • 重以初枪旗,采之穿烟霞:春天新茶的新芽,采摘时在烟雾缭绕中。
  • 江南虽盛产,处处无此茶:虽然江南茶叶产量丰富,但没有这个茶。
  • 纤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茶叶细嫩如雀舌,泡茶时比露水更鲜美。
  • 竞收青篛焙,不重漉酒纱:人们争相收集青篛焙的茶,而不重视酒纱过滤。
  • 顾渚亦颇近,蒙顶来以遐:顾渚茶也不错,蒙顶山的茶则更为遥远。
  • 双井鹰掇爪,建溪春剥葩:双井的鹰爪茶,建溪的春花茶。
  • 日铸弄香美,天目犹稻麻:阳光下的茶香扑鼻,天目的茶叶也如稻麻般美好。
  • 吴人与越人,各各相夸:吴人和越人,各自夸耀自己的茶。
  • 传买费金帛,爱贪无夷华:传说中买茶需要财富,爱贪的心情没有国界。
  • 甘苦不一致,精麤还有差:茶的甘苦各不相同,精细和粗糙也有差别。
  • 至珍非贵多,为赠勿言些:真正的珍品并非数量多,而是赠予的情意。
  • 如何烦县僚,忽遗及我家:为何要打扰县官,忽然把茶送到我家?
  • 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雪藏在双砂罂中,诗句打磨得没有瑕疵。
  • 文字搜怪奇,难於抱长蛇:文字寻求奇特,难以像蛇一样缠绕。
  • 明珠满纸上,剩畜不为奢:纸上满是美丽的明珠,剩下的并不是奢华。
  • 玩久手生胝,窥久眼生花:把玩久了手生茧,细看久了眼睛生花。
  • 尝闻茗消肉,应亦可破瘕:听说饮茶能消肉,或许也能治疗疾病。
  • 饮啜气觉清,赏重叹复嗟:饮茶时气息清新,品味时重重叹息。
  • 叹嗟既不足,吟诵又岂加:叹息虽然不足,吟诵又能增添什么呢?
  • 我今实强为,君莫笑我耶:我如今硬要作诗,你可不要笑我呀。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比喻(如“纤嫩如雀舌”)、对仗(如“吴人与越人,各各相夸”)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茶叶的描写,表达了梅尧臣对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鸦山:象征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茶文化。
  • 雀舌:代表茶叶的细腻与品质。
  • 青篛焙:体现了茶的制作过程与工艺。
  • 明珠:象征着诗歌的华美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鸦山茶”因何得名?

    • A. 因为茶的颜色像鸦鸟
    • B. 因为鸦鸟衔着茶子而得名
    • C. 因为鸦山的形状像鸦
    • D. 因为鸦山出产的茶叶特别贵重
  2. 诗中“纤嫩如雀舌”形容的是哪个方面?

    • A. 茶树的高度
    • B. 茶叶的细腻
    • C. 茶的香气
    • D. 茶的颜色
  3. 诗中提到的“甘苦不一致”是指什么?

    • A. 不同茶叶的味道不同
    • B. 茶的价格差异
    • C. 不同地区的茶叶
    • D. 茶的制作过程复杂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了对自然与饮茶生活的热爱。
  • 苏轼《茶歌》:赞美茶的独特风味与文化。

诗词对比

  • 比较梅尧臣与李白的茶诗,两人对茶的理解与表现手法各有千秋,梅尧臣更注重茶的细腻与情感,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气势。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茶文化》
  • 《梅尧臣诗文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虞守钓台四首 戊申除夕 归括苍和杨嗣之吏部烟雨楼韵四首 小池观鱼 禁中闻杜鹃 和答巩提干见贺浙东总戎 喜岁丰 虾蟆 木芙蓉 其三 废桑畦种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刻足适屦 学海波澜 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杂耍 斗而铸兵 贝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石油炼制 爽结尾的成语 包含映的成语 丿字旁的字 超导体 积素累旧 廉远堂高 追伤 瞠乎后已 三点水的字 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