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寿蜀帅》

时间: 2025-05-04 10:41:51

诗句

霄汉当年把绣衣,载持斋钺建侯珪。

春城月淡铜梁北,夜檄星沉玉垒西。

外阃规模萧葛上,中朝动望范韩齐。

枫宸侧席亲贤久,早晚鸣珂步相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1:51

原文展示:

霄汉当年把绣衣,载持斋钺建侯珪。
春城月淡铜梁北,夜檄星沉玉垒西。
外阃规模萧葛上,中朝动望范韩齐。
枫宸侧席亲贤久,早晚鸣珂步相堤。

白话文翻译:

在那遥远的天际,昔日的绣衣将领,如今的威风犹存,持着斋钺,建立侯爵之位。
春天的城市,月光朦胧,照亮了铜梁的北方,夜晚的急报如星星般沉落在玉垒的西边。
外面的城墙上规模宏伟,像萧条的葛藤,中央朝廷中,大家都在向着范仲淹和韩愈的气节望去。
在枫宸的旁边,我与贤良之士亲密聚会,早晚我都会听到鸣珂声,沿着堤岸漫步。

注释:

  • 绣衣:指华丽的衣服,这里比喻有地位的人。
  • 斋钺:斋戒的权杖,象征权力。
  • 侯珪:侯爵的印信,象征封爵。
  • 春城:指春天的城市,象征生机与繁荣。
  • 玉垒:指高耸的山,象征险要之地。
  • 外阃:外城的围墙。
  • 范韩齐:指范仲淹和韩愈,代表忠诚与理想的士人。
  • 鸣珂:古代乐器,象征着地位与威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著名诗人,生于政治动荡的时代,作品多描写忠贞和理想,风格深沉。
  • 创作背景:该诗可能是为庆祝某位重要人物的寿辰而作,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形势和士人风范的思考。

诗歌鉴赏:

《寿蜀帅》以清丽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对某位寿星的祝贺,同时也隐含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诗中通过对绣衣将领的追忆,展示了对过去英雄气概的怀念。第一联描绘历史的辉煌,第二联则呈现现实的阴暗,月光与星辰的对比,反映了人事的无常。第三联的外阃与中朝之间的对比,折射出士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最后一联表达了对贤士的珍视与渴望,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

在这首诗中,李曾伯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修辞,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融合,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与历史的厚重感。诗人不仅在为寿星祝福,更在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昔日的名将,象征权力与地位的辉煌。
    • 第二联:对现实的关注,月光淡薄,星辰沉落,象征着光明和希望的逐渐消逝。
    • 第三联:外阍与中朝的对比,表现出对士人精神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 第四联:表达与贤士的亲近,反映出对贤良之士的尊重与期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人物与现实环境相结合,构建诗歌的情感基调。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使用了严谨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中心思想在于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展望,反映出士人对国家和理想的关注。

意象分析:

  • 绣衣:象征着权力与地位。
  • 月光:代表着希望与美好,但又是淡薄的,象征着现实的无常。
  • 外阃:象征国家的边界与现实的限制。
  • 鸣珂:象征着贤德的品格与地位。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绣衣”指的是?
      • A. 华丽的衣服
      • B. 农民的衣服
      • C. 书生的衣服
    2. “鸣珂”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地位与威望
      • B. 战争的号角
      • C. 音乐的乐器

答案:1.A 2.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诗词对比

    • 对比李曾伯的《寿蜀帅》与杜甫的《春望》,二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但李曾伯更强调士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衰败与民生的困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愁霖诗 诗并序 赠何劭王济诗 赠崔伏二郎诗 竹景和崔白石韵 署事象山游圆峰寺时闻邸报 月下邀客 竹夫人 墨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赏贤使能 乞讨 不修边幅 西字头的字 閠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墨绖从戎 换算 盆满钵满 进贤黜佞 五月披裘 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枣猫 通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