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摸鱼儿(送窦制干赴漕趁班)》

时间: 2025-05-05 13:23:23

诗句

趁西风、且登黄鹤,挥毫先奏秋赋。

燕山桂种清芬在。

人物翩翩如许。

堪羡处。

长安近、蟾宫相继金闺步。

佳哉盛举。

看精淬龙泉,厚培鹏背,自此要津去。

荆州事,多幸乡情相予。

几番灯柝棋墅。

转头江阔轻帆速,梦入吴松鸥鹭。

君记取。

旧王粲、曾言信美非吾土。

故人相语。

为细数艰难,满头雪白,无奈戍边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3:23

摸鱼儿(送窦制干赴漕趁班)

原文展示:

趁西风且登黄鹤,挥毫先奏秋赋。
燕山桂种清芬在。人物翩翩如许。
堪羡处。长安近蟾宫相继金闺步。
佳哉盛举。看精淬龙泉,厚培鹏背,自此要津去。
荆州事,多幸乡情相予。
几番灯柝棋墅。转头江阔轻帆速,梦入吴松鸥鹭。
君记取。旧王粲曾言信美非吾土。
故人相语。为细数艰难,满头雪白,无奈戍边苦。

白话文翻译:

借着西风,暂时登上黄鹤楼,挥笔写下秋天的赋。
燕山的桂花散发着清香,风姿绰约的人们在这里徘徊。
让人羡慕的地方,长安就在近旁,月亮宫殿中,金闺的步伐相继而来。
美好的盛事,看看那经过精心锻造的龙泉,厚重的鹏背,从此便通往要津。
荆州的事情,因乡情而多幸。
几次在灯下的棋墅,转眼间江面宽阔,轻帆飞速,梦中游入吴松的鸥鹭。
你要记住,旧时的王粲曾说过,信美之地非我土。
故友相互倾诉,细数艰辛,满头白发,无奈于戍边的苦楚。

注释:

  • 黄鹤: 指黄鹤楼,古代名楼,象征着高远与壮丽。
  • 秋赋: 秋天的赋诗,表现对秋天的感慨。
  • 燕山: 指燕山,著名的山脉,象征风景名胜。
  • 蟾宫: 指月亮,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
  • 荆州: 古代一个地方,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 王粲: 王粲为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引用其言表明对故土的思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以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
  •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离别的惆怅,反映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摸鱼儿》在音韵和意境上都极具感染力。诗的开头以“趁西风且登黄鹤”引入,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气势,借助自然的变化,表达出对秋天的赞美,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合一的情感。接着,诗人描绘了燕山的美景与人们的风采,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长安作为古都,象征着文化的繁荣与交织,诗人对此地的向往与赞美跃然纸上。

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悠远的意象,流露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依依不舍,尤其是“满头雪白,无奈戍边苦”一句,更是将离别的苦涩与对故土的思念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展示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趁西风且登黄鹤”:借助西风,登上黄鹤楼,象征着一种高远的志向。
    • “挥毫先奏秋赋”:用笔写下对秋天的诗篇,表达对季节的感悟。
    • “燕山桂种清芬在”:描绘自然之美,桂花的香气透过时空传达情感。
    • “人物翩翩如许”:繁华的人物景象,展示出生活的活力。
    • “长安近蟾宫”:长安之近,象征着对文化和历史的眷恋。
    • “满头雪白,无奈戍边苦”:表达了对人生艰辛的感慨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生相联系,增强诗的情感厚度。
    • 对仗:整首诗运用了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节奏感与美感。
    • 借代:通过地名、物象等代指情感,如“黄鹤”即象征高远志向。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美景与人情世故,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对故土的怀念与对人生艰辛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深沉而含蓄的情感。

意象分析:

  • 黄鹤:象征着向往与追求,代表着高远的理想。
  • 燕山桂:象征着自然之美,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
  • 长安:象征着文化的繁荣与历史的深厚。
  • 江阔轻帆:象征着自由与追逐理想的勇气。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鹤”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黄河
      B. 黄鹤楼
      C. 黄山

    2. 诗中“荆州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友人的祝福
      C. 对自然的赞美

    3. “满头雪白”指的是什么? A. 年龄的增长
      B. 对人生的无奈
      C. 战斗的经历

  • 答案

    1. B
    2. A
    3. A,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曾伯的《摸鱼儿》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皆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美景的描绘,后者则更注重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曾伯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柚岑出游俄国,兼寄傅茂原库部陈卿水部二首 其一 重登君山偶成四律以博同游诸子一粲 其四 重登君山偶成四律以博同游诸子一粲 其三 重登君山偶成四律以博同游诸子一粲 其二 重登君山偶成四律以博同游诸子一粲 其一 游衡山二首 其二 游衡山二首 其一 望月次紫珊韵 游黄杨岩 翠竹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犬字旁的字 通诂 顺天从人 鼎力相助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瓜字旁的字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将士 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病字头的字 护身符 无得无丧 虫字旁的字 昼干夕惕 斤字旁的字 雌蝩 潜龙勿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