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1:59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
作者: 白居易
雁齿小红桥,垂檐低白屋。
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
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
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
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
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
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
这首诗描绘了小桥和新竹的景象。小红桥像雁的牙齿,白屋的屋檐低矮。桥前有一片新生的竹子,竹皮裂开,露出青翠的竹节。那翠绿的竹子像美味的佳肴,粉霜覆盖的竹子让人不忍去触碰。吟唱的声音还未停息,幽静的玩乐令我心中难以满足。这里的风景如烟,轻轻地掩盖了普通的草木。谁能在月夜陪我在林中宿营呢?我为你倾上一杯,痛快地唱起竹枝曲。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等。他的诗风以通俗易懂、情感真切著称,善于描写社会百态和人情世故。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场景可能是他在某次游历中所见,融合了个人的情感体验。
这首诗通过描绘小桥、白屋和新生竹林,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诗人用“雁齿小红桥”形象化了桥的独特外观,接着通过“垂檐低白屋”营造出一种温馨的乡村氛围,给人以亲切感。诗的核心在于对新竹的描绘,竹子的生机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的美丽,尤其是“节露抽青玉”的描写,展现了竹子的清新和灵动。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反映了他在自然中感受到的闲适与愉悦,但又显露出一种难以满足的隐忧。诗的最后几句则转向对友人的寄情,表达了对月夜和林宿的向往,以及对友人共饮狂歌的热情,展现了人际之间的温情与亲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抒发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情感真挚而深远。
整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情感。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高洁,诗中竹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品格的追求。
诗中“小红桥”的比喻指的是什么?
A. 小桥的颜色
B. 小桥的形状
C. 小桥的材质
D. 小桥的高度
诗中“节露抽青玉”的意思是什么?
A. 竹子的节露出青色
B. 竹子的颜色如青玉
C. 竹子的形状像青玉
D. 竹子的味道如青玉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感慨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月夜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