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9:40
过颜处士墓
白居易
向坟道径没荒榛,
满室诗书积暗尘。
长夜肯教黄壤晓,
悲风不许白杨春。
箪瓢颜子生仍促,
布被黔娄死更贫。
未会悠悠上天意,
惜将富寿与何人。
在通往坟墓的小路上,杂草丛生;
书房里满是诗书,却覆盖着厚厚的灰尘。
漫漫长夜,难道就不愿意让黄土的晨光透出?
悲凉的风,怎么能让白杨树迎来春天?
就算颜子(颜回)生前生活简朴,
黔娄(黔娄子)死后也更为贫困。
我还未能理解那悠悠的上天的意图,
唯独可惜这富贵与长寿,又能与谁分享呢?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著称,尤其擅长叙事诗和歌行。他一生经历了政治波折,但始终关心民生,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注。
《过颜处士墓》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他对人生、死亡与名利的思考愈发深刻。白居易在游历中路过颜回墓,产生对伟大先贤与自身生存状态的反思,结合个人经历,写下此诗。
《过颜处士墓》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白居易通过对颜回墓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描写荒凉的环境,反映出世事的变化与人情的冷漠,坟墓周围杂草丛生,暗示着英雄的宿命与世人的遗忘。紧接着,诗人以满室诗书积尘的景象,传达出对当年才子佳人的感慨,似乎在告诫世人,才华再高,如果无人问津,终究也会被时间遗忘。
在长夜与悲风的意象中,诗人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即使春天的白杨树也无法抵挡悲凉的现实,暗示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接下来的两句提到颜回与黔娄,前者虽有高尚品德,但生前生活贫困;后者则是连死后也无以为继,反映出社会对人物价值的冷漠与无情。
最后两句“未会悠悠上天意,惜将富寿与何人”更是将诗意升华,诗人虽未明白天意,却意识到富贵与长寿的无奈与孤独,感叹人世间的无常与无情。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传达出对于人生、价值以及命运的深思,让人陷入沉思。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名利、死亡等主题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诗人在感叹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孤独时,也折射出对社会现状的深度关注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颜子”指的是谁?
A. 孔子
B. 颜回
C. 黔娄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黄壤”象征什么?
A. 繁荣
B. 生命
C. 死亡
D. 幸福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A. 名利
B. 友情
C. 爱情
D. 战争
与白居易的《过颜处士墓》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的《登高》则以深沉的感慨面对时局的艰难,展现出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诗人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