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1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15:06
长亭怨慢 将之皖江和筱南见赠韵
作者: 黄燮清 〔清代〕
恁相见匆匆如许。柳未成丝,已飘离绪。
梦与春分,被风吹散甚时聚。酒阑人别,依旧向天涯路。
杜宇尽情啼,又不是轻帆归去。
谁赋。赋销魂第一,只有送君南浦。
支篷望远,更添上暝烟疏雨。
看暮色渐入空江,作两地黄昏凄楚。
算此后相思,应与幽兰同语。
你我相见匆匆,竟是如此。柳树还未长成丝,已在风中飘离。
梦与春分的时节,何时才能再次聚合?酒席已尽,依旧向天涯路上分离。
杜鹃鸟在尽情啼叫,又怎能轻易归去?
是谁赋诗,诗中销魂之意独一无二,只有送你到南浦。
撑起船帆远望,更添了夜幕下稀疏的烟雨。
看暮色渐渐笼罩空江,分隔两地的黄昏显得格外凄楚。
算是从此以后相思,应该与幽兰同样能言善辩。
黄燮清,清代诗人,字仲明,号少岑,福建人。他的诗作多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交融,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可能是因与友人分别而作,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未来再见的渴望。
《长亭怨慢》是黄燮清的一首动人诗作,透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了离别时的哀愁与思念。诗中开头便引出匆匆相见的意象,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难以挽留的感伤。柳树尚未抽丝,象征着春天的迟到,似乎在映衬离别时节的凄凉。
接着,诗人以“梦与春分”的比喻,表达了梦境的短暂与不确定,仿佛一切美好都在风中飘散。酒席结束的时刻,象征着离别的到来,诗人在此时的无奈与惆怅油然而生。杜鹃鸟的啼叫更是增强了离别的悲痛,似乎在呼唤着那份浓烈的思念,无法轻易归去。
诗中提及“南浦”,不仅是地理上的指向,更是情感的寄托,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渗透在每一句中。最后“算此后相思,应与幽兰同语”的结尾,既是对未来的期许,也是对友谊的赞美,将相思与幽兰的清幽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美好。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美感,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沉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恁相见匆匆如许。
柳未成丝,已飘离绪。
梦与春分,被风吹散甚时聚。
酒阑人别,依旧向天涯路。
杜宇尽情啼,又不是轻帆归去。
谁赋。赋销魂第一,只有送君南浦。
支篷望远,更添上暝烟疏雨。
看暮色渐入空江,作两地黄昏凄楚。
算此后相思,应与幽兰同语。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再见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沉,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念。
诗中提到的“柳未成丝”指的是什么?
“杜宇”在诗中象征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