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2:36
长亭怨慢·偶过社园,花事垂尽,再和枝巢
作者: 夏孙桐 〔清代〕
任遮断漫天飞絮。暗淡韶光,落红庭户。
雨横风狂,燕悽莺怨又多许。
花幡料理,还欲傍危栏树。
剩得几分春,偏对著茫茫长此。
薄暮。看斜阳花外,历乱倦蜂无数。
繁华换了,怎佳节绿阴轻付。
听桥上隐隐鹃声。问来日芳丛谁主。
但照眼荼蘼,离思牵萦金缕。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最后景象,漫天飞舞的柳絮遮挡了视线,阳光暗淡,落花落在庭院之中。狂风暴雨之中,燕子哀鸣,黄莺也多了几分怨愁。花旗在风中摇曳,想要依偎在危栏树旁。春天的几分残余,偏偏映衬着这茫茫的长久。
薄暮时分,斜阳洒在花外,疲惫的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无数。繁华已逝,佳节的绿荫也轻易地被抛弃。听到桥上隐隐传来的杜鹃声,问未来的芳丛将由谁来主宰。只映入眼帘的荼蘼花,牵引着离愁别绪,缠绕在心头。
《长亭怨慢》是一首充满感伤情绪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最后一幕。开篇以“漫天飞絮”引入,既烘托了春日的柔美,又暗示了这份美好的短暂。接着,词人通过“雨横风狂,燕悽莺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即将结束的凄凉,充满了对春光的留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词中“薄暮”“斜阳”意象的运用,营造了一个临近夜幕降临的氛围,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尤其是“繁华换了,怎佳节绿阴轻付”,一句道出了对繁华已逝的惋惜之情,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失去感到深深的惆怅。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春天的美丽,也有对流逝的哀伤。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读者能深刻感受到那种“离思牵萦”的情绪,仿佛也与词人一同沉浸在这份春光乍现、转瞬即逝的美好和惆怅之中。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凋零与离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词中提到的“荼蘼”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