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7:33
灵岩开辟自何年,草木神奇鸟兽仙。
一路紫苔通窅窱,千崖青霭落潺湲。
山只啸聚荒禅室,象众低摧想法筵。
雪足莫辞重趼往,东人香火有因缘。
灵岩是从何年开始开辟的呢?那里的草木神奇,鸟兽如同仙人。
一路上紫色苔藓通向幽深的洞窟,千峰翠色的云雾在潺潺流水中飘荡。
山只在啸声中聚集荒凉的禅房,众象低头摧毁思想的筵席。
雪地上走路不要嫌重趼,东边的人来这儿是有缘分的。
诗中提到的“灵岩”,可能暗指道教或佛教中灵性之地,常常是修道者的栖息之所。诗人用“东人香火有因缘”来表达对信仰和缘分的尊重。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及改革家。他提倡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被尊称为“王荆公”。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安石晚年,表达他对灵岩寺的向往以及对道光法师的敬重,反映了他对佛教的欣赏和对修道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灵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灵岩的敬仰和对道光法师的祝福。前两句以“灵岩开辟自何年”引入,展示了灵岩的悠久历史,草木的神奇与鸟兽的仙气,描绘出一种世外桃源的意境。接着通过“紫苔”、“千崖青霭”进一步渲染了自然之美,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后两句则转向人文,强调了修道者在此地的修行和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对法师的祝福。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王安石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底和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灵岩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体现了对修道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信仰的尊重。
诗词测试:
诗中的“灵岩”是指什么地方?
A. 山川
B. 寺庙
C. 城市
答案:B
“紫苔”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幽静
C. 哀伤
答案:B
诗中提到的“东人”指的是什么?
A. 修道者
B. 普通人
C. 佛教徒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