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示杨德逢》

时间: 2025-05-04 10:17:33

诗句

我行其野,春日迟迟。

有苑者柳,在水之湄。

有鸣仓庚,岂曰不时。

求其友声,颉之颃之。

嗟我怀人,何日忘之。

六日不檐,方何为期。

期逝不至,我心西悲。

跂予望之,其室则迩。

一者之来,我心则喜。

我之怀矣,升彼虚矣。

爱而不见,云何吁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7:33

原文展示

示杨德逢
作者:王安石

我行其野,春日迟迟。
有苑者柳,在水之湄。
有鸣仓庚,岂曰不时。
求其友声,颉之颃之。
嗟我怀人,何日忘之。
六日不檐,方何为期。
期逝不至,我心西悲。
跂予望之,其室则迩。
一者之来,我心则喜。
我之怀矣,升彼虚矣。
爱而不见,云何吁矣。

白话文翻译

我在田野上漫步,春天的日子慢慢延续。
看那柳树,在水边轻轻摇曳。
听到鸣叫的鸟儿,难道说它们不合时而鸣吗?
我在寻求友人的声音,翩翩飞舞,真是美妙。
唉,我思念我的朋友,何时能够忘记呢?
已经六天没见面,究竟何时才能再聚?
期盼的日子已过去,我的心情悲伤如西风。
我踮起脚尖望望,离他们的住处那么近。
朋友一来,我的心情就会欢喜。
我的思念啊,已经升华到虚空之中。
爱而不能相见,怎能不叹息呢?

注释

  • 苑者柳:苑,指园林;苑者柳,指园中的柳树。
  • 仓庚:指黄莺,春天鸣叫的鸟类,象征春的到来。
  • 六日不檐:六日,指六天;不檐,意指没有见面。
  • :踮起脚尖,表示期盼。
  • 云何吁矣:如何叹息,表达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推行新政,力求国家富强。其诗词有深厚的社会关怀,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安石的晚年,反映了他在政事繁忙之余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描绘的春日景象,恰恰与他的思念相映成趣,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

诗歌鉴赏

《示杨德逢》是一首抒情诗,描写了春日的田野景象与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以“我行其野,春日迟迟”引入,给人以宁静而温暖的感觉,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接着,诗人描绘了柳树和鸣鸟,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这些景象与诗人的思绪交织在一起。

“求其友声,颉之颃之”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望友人声音的心情。这里的“颉之颃之”生动形象,似乎可以听到友人谈笑的声音,进一步增强了思念的情感。

接下来的句子“嗟我怀人,何日忘之”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六天未见,时光在等待中显得漫长,诗人的心情愈发沉重,“我心西悲”道出了他的孤独与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田野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心灵的感受,反映了王安石在繁忙政务之余,依然对友谊的珍视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行其野,春日迟迟:描绘春天的美好时光,表达诗人漫步在田野的悠闲。
  • 有苑者柳,在水之湄:柳树在水边,展现自然之美,营造轻快的氛围。
  • 有鸣仓庚,岂曰不时:鸟鸣声此起彼伏,表明春天的生机,反映诗人对自然的敏感。
  • 求其友声,颉之颃之:渴望友人的声音,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 嗟我怀人,何日忘之:思念之情难以忘怀,情感真挚而深沉。
  • 六日不檐,方何为期:六天未见,时间漫长,诗人对再相聚的渴望。
  • 期逝不至,我心西悲:期待未能实现,心情愈加沉重。
  • 跂予望之,其室则迩:踮起脚尖向友人家中望去,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
  • 一者之来,我心则喜:朋友一来,诗人内心愉悦,展现友谊的珍贵。
  • 我之怀矣,升彼虚矣:思念已成为内心的空灵,体现了情感的深邃。
  • 爱而不见,云何吁矣:无奈的叹息,表达了爱与思念的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春天的自然景象与思念的情感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鸟鸣的描写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感情的表现力。
  • 对仗:许多句子均表现出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思念为主线,结合春天的自然景象,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人生的感悟。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深化了内心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日:象征生命与希望,描绘出温暖的季节,反衬思念的情感。
  • :象征柔美与生机,体现自然之美。
  • 仓庚:象征春的到来,表现自然的声音与生命的活力。
  • :象征情感的流动,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示杨德逢》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仓庚”指的是哪种动物?
    A) 鸟
    B) 虫
    C) 魚
    D) 獸

  3. 诗中“六日不檐”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期待
    C) 忧伤
    D) 无奈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示杨德逢》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思念之情,但王安石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象与友人相思相结合,表现出春天的美好与惆怅;而杜甫则通过夜晚的寂静与对弟弟的思念,展现了更为深沉的家国情怀。两者均体现了对亲情与友情的珍视,风格各异却同样感人。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青玉案(有怀轩车山旧隐) 水调歌头(秦寿之生日) 水调歌头(用王冲之韵赠僧定渊) 长相思(相山集题作恨别) 减字木兰花(和孔纯老送郑深道移守严州)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赠孙兴宗侍儿四首)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南乡子(追和东坡重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鼎郊观 一东一西 门下掾 铲恶锄奸 包含销的词语有哪些 榅桲 霸王风月 川字旁的字 湮沈 包含杒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仁者必寿 包含必的词语有哪些 进退跋疐 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黑不溜秋 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