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4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44:52
挽戚虚中
作者: 华岳 〔宋代〕
梦里匡庐兴未阑,
转头世事已辛酸。
肥家有术疑非药,
漉酒从人笑不冠。
雁序向人群已失,
凤雏过眼影何单。
不堪回首原头路,
一坞松楸生暮寒。
在梦中,匡庐的美景尚未消散,
转眼间,世间的琐事已让人感到辛酸。
肥家有着独特的技艺,似乎不再需要药物,
而我却因饮酒而受到人们的嘲笑。
大雁的队列在人群中已经迷失,
凤雏的身影在眼前一闪而过,显得何其单薄。
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回首往昔的路,
那一片松树与楸树,愈显得寒意逼人。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华岳生活中的某个阶段,或因对身世的感慨,或因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挽戚虚中》是华岳对友人戚虚中的追思之作,诗中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篇提到“梦里匡庐兴未阑”,暗示着理想生活的美好尚未结束,但随即转向“转头世事已辛酸”,现实的苦涩感让人无法回避。接着,诗人通过“肥家有术疑非药”表达了对富裕家庭生活的怀疑,似乎在暗示物质生活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诗中提到的“雁序向人群已失”,让人感到孤独和失落,仿佛在提醒人们,虽然外表看似繁华,但内心却是空虚的。最后两句“不堪回首原头路,一坞松楸生暮寒”,则是对过往的无奈回首,松树与楸树在暮色中显得更加寒冷,象征着生命的孤寂与无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的怀念,情感基调深沉而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匡庐”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生活
C. 朋友的怀念
D. 物质财富
“肥家有术疑非药”中“术”指的是什么?
A. 技艺
B. 药物
C. 财富
D. 学问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此结构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理解与学习的工具,帮助深入认识《挽戚虚中》及其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