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重午》

时间: 2025-05-02 03:02:59

诗句

虎眼龙须午未乾,楚臣遗泪尚潸潸。

梅天有雨金丸重,麦地无风翠浪閒。

蒲解枭风岂枭贼,符能驱崇不驱奸。

一樽菖酒呼天问,何事男儿鬓渐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2:59

原文展示:

虎眼龙须午未乾,楚臣遗泪尚潸潸。
梅天有雨金丸重,麦地无风翠浪閒。
蒲解枭风岂枭贼,符能驱崇不驱奸。
一樽菖酒呼天问,何事男儿鬓渐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忧伤和感慨的画面。诗中提到的“虎眼龙须”暗示了某种神秘的力量,而“楚臣遗泪”则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国家的忧虑。在梅雨天,金色的药丸显得沉重,似乎象征着某种无法承受的负担;而在麦田里,风平浪静,却又让人感到无奈。诗人思考,蒲草能驱赶枭鸟,却不能防止真正的贼;符咒能驱鬼神,却无能为力地对付奸佞之人。最后,诗人举杯问天,感慨为何男儿的鬓发逐渐变白,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伤感。

注释:

  • 虎眼龙须:比喻力量与威严,可能指代一种象征性的物品或形象。
  • 楚臣:指的是楚国的臣子,楚国在历史上有过较多的悲剧故事。
  • 梅天:梅雨季节,常给人一种忧郁的感觉。
  • 金丸:可能指代某种药物,象征着沉重的负担。
  • :一种植物,常用于制作符咒。
  • :夜间捕食的小鸟,常被视为凶兆。
  • 菖酒:用菖蒲浸泡的酒,古人常用以祭天或祈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重午》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诗人在描绘现实与历史交织的画面时,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开篇的“虎眼龙须”不仅传达出一种神秘的力量感,也暗示了历史中不可预知的变化。接下来的“楚臣遗泪”更是直接触及了历史的悲剧,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梅天的雨和麦地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深层地反映了内心的矛盾与无奈。诗中的“符能驱崇不驱奸”一句,直指当权者的无能与腐败,显示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批判。最后,以“何事男儿鬓渐斑”结束,既是对个人生命的感慨,也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的惋惜。

整首诗情感丰富,修辞独特,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的苦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虎眼龙须午未乾”:暗示神秘力量,时间未能冲淡过去的阴影。
    2. “楚臣遗泪尚潸潸”:感叹历史悲剧,情感真挚。
    3. “梅天有雨金丸重”:梅雨天象征忧愁,金丸重象征负担。
    4. “麦地无风翠浪闲”:宁静的麦田中流露出无奈。
    5. “蒲解枭风岂枭贼”:蒲草驱赶的只是表面的凶恶,而真正的贼却无能为力。
    6. “符能驱崇不驱奸”:符咒的无力感,反映社会黑暗。
    7. “一樽菖酒呼天问”:举杯问天,表达对命运的困惑。
    8. “何事男儿鬓渐斑”:感叹时间流逝,英雄也难逃衰老。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虎眼龙须”比喻力量与威严。
    • 对仗:如“梅天有雨金丸重,麦地无风翠浪闲”,对称工整。
    • 拟人:将自然景观赋予情感,增强诗的情感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社会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

意象分析:

  • 虎眼龙须:象征力量与威严,也可能隐喻国家的命运。
  • 楚臣遗泪:历史的悲剧与忠臣的悲哀。
  • 梅天与金丸:忧愁与负担的结合,展现内心的沉重。
  • 麦地与翠浪:宁静表面下的无奈与无力。
  • 蒲与枭:象征对抗的无能与真正的威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楚臣遗泪”中的“楚臣”指代的是哪个国家的臣子?

    • A. 齐国
    • B. 楚国
    • C. 秦国
    • D. 汉国
  2. 诗中的“金丸”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沉重的负担
    • C. 快乐
    • D. 权力
  3. 诗的最后一句“何事男儿鬓渐斑”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青春的怀念
    • B. 对战争的惧怕
    • C.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楚国
  2. B. 沉重的负担
  3. C.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怀。
  • 李白《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华岳的《重午》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均在历史背景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华岳的诗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地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批判。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读与赏析》
  • 《华岳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洞仙歌 和友人纪恨三阕 其一 洞仙歌 丁未九日 洞仙歌三首 其二 洞仙歌 洞仙歌 洞仙歌 小园水陆二洞成,口号志喜 洞仙歌·题于青龙潭小补桥所摄照片 洞仙歌 蕙风先生移寓金阊,却寄 洞仙歌 洞仙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宝盖头的字 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娜婀 交酢 私字儿的字 怀铅提椠 量校 非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冬瘟 顾此失彼 涂歌巷舞 赤字旁的字 奋身不顾 为国为民 贽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