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2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27:34
君为湘水燕,我作衡阳雁。
雁去燕方留,白云草迷岸。
你是湘水上的燕子,我是衡阳的雁。
雁飞走了,燕子还在,白云和草将岸边迷住。
本诗中提到的“湘水”和“衡阳”都是著名的地名,湘水流域是诗人心中美好的故乡,衡阳则是大雁的栖息地。湘水与衡阳之间的情感联系,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离别的感伤。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廷枢,号宋瑞,南宋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忠诚和勇敢著称,尤其是在面对外敌侵略时,表现出了极大的民族精神。他的诗词多表现出家国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危难之际。文天祥在抗元斗争中,虽身处逆境,却依然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情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他坚定的爱国情怀。
这首诗以轻快的语调和清新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和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以“君”为主语,直接表达了对方的身份和自己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一种亲密的情感联系。湘水与衡阳的对比,暗示着地理上的遥远和心灵上的相连。
“雁去燕方留”一语,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象征着离别与思念。雁的离去预示着分别,而燕子的留在则代表着希望与期待。最后一句“白云草迷岸”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对那片土地的眷恋。
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功底与细腻的情感表达。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与思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和对朋友的思念。诗中蕴含了对理想与忠诚的追求,反映了文天祥不屈的精神和对故国的热爱。
诗中“君为湘水燕”中的“君”指代谁?
“雁去燕方留”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白云草迷岸”主要描绘了什么?